NO.165 利润惨被腰斩 看LED企业如何撕逼?

2015/7/17 17:59:20 作者: 来源:阿拉丁新闻中心
摘要:第165期阿拉丁“光”点依然为读者奉上业界重大新闻点评。LED照明产品利润被腰斩,价格战在所难免;节能照明启动上市计划,掘金新三板;专利争夺之战再起,日亚追加提告亿光;重组生变,洲明科技进入飞速发展快车道……阿拉丁“光”点将一一为您解读。

  第165期阿拉丁“光”点依然为读者奉上业界重大新闻点评。LED照明产品利润被腰斩,价格战在所难免;节能照明启动上市计划,掘金新三板;专利争夺之战再起,日亚追加提告亿光;重组生变,洲明科技进入飞速发展快车道……阿拉丁“光”点将一一为您解读。

  LED照明产品利润被腰斩 企业活下去还有多少路?

  阿拉丁“光”点:价格竞争没什么不好

  3年前,LED产业如同一股旋风,风风火火,席卷全民。而处于其中的企业,盈利之势犹如“捡钱”。市场需求大,产业刚刚兴起,不管是政府改造的标杆工程,亦或者海外出口,中国以其低廉的人力成本和火箭般的制造能力风靡世界,LED老板个个订单已多如牛毛。此类商机,也引发了无数的圈外人士加入其中。

  随着产业的整合和成熟,技术飞速提高,价格也不断下降,LED产品巨大的利润惨被腰斩。要获得利益,“价格战”自然在所难免。而以笔者看来,这也并非坏事,每个产业的发展,必将经历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阶段。进而行业巨头出现,企业数量减少,产业格局稳定。

  一段时间来,各种媒体中关于所谓“价格战”的报道连篇累牍,从明折到暗折,从厂家到商家。忧心忡忡的、痛心疾首的、奔走呼吁的、厉声指责的、站脚助威的、剖析解读的、谈经论法的、出谋划策的、掩卷深思的、推波助澜的、哀兵求胜的、结彩欢呼的,甚至“没事偷着乐”的,都有。其实,同样的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长年累月每天都在发生,人们早已习以为常,没有谁会对此大惊小怪。

  在LED照明产业由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迈进,特别是在短缺时代已经过去,“相对过剩”的时代来临,LED照明企业对价格竞争已成为市场新常态。在规范的经济学概念中,根本不存在什么“价格战”的说法,有的只是价格竞争和价值的转化。

  兆驰股份拆分LED照明业务 将独立挂牌新三板

  阿拉丁“光”点:LED企业掘金“新三板”

  继达特照明、创一佳、圆融科技、卓耐普挂牌“新三板”后,又一家LED企业启动上市计划。兆驰股份7月15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节能照明拟启动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申请挂牌。

  作为一种科技型企业上市的孵化器,“新三板”被看作是企业转板上市的一大捷径,具有挂牌门槛低、挂牌费用少、挂牌效率高等特点及优势,吸引了大量企业挂牌。截止2015年7月16日,新三板共有23家企业挂牌上市,其中,今年年初至今成功登陆新三板的LED企业共有11家,目前身边更多的企业也在做同样的打算。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挂牌企业的增加和流动性的提升,新三板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股转系统新闻发言人隋强表示,估计今年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有望达到4000-5000家,做市企业有望达到600-800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IPO的又一次暂停,新三板的行情将更加火爆,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将涌入新三板,并将掀起新一轮的资本竞争狂潮。

  日亚获新白光LED相关专利?追加提告亿光

  阿拉丁“光”点:积极应战,突破专利壁垒

  日亚与亿光这对“冤家”的专利争夺之战从未消停,这个从2012年开始的以弱对强的专利诉讼,好不容易在前段时间有了结果:美国密西根州东区地方法院分别以日亚化工两件专利不具有创造性和不具可实施性等为由,判决其败诉。但昨(16)日,日亚获得最新白光LED相关专利,此专利的范围涵盖YAG荧光体技术,日亚再次追加提告亿光。

  国际巨头在专利上的布局较为严密,通过这样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市场之外,获得垄断利润。客观上身处国际巨头的专利网络,主观上国内企业或为省成本、时间忽视专利申请,“走出去”之时难免碰到专利壁垒。

  面对专利壁垒,首先得预防为主,国内LED企业一是得增强知识产权的意识,在产品研发之初便要进行专利信息采集与分析;二是在申请专利之时结成网络建造专利“池塘”,形成全方位保护。即使收到来自跨国企业的诉讼,也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应战”,且需要采取正确的策略,才能在专利战中获得成功。

[NT:PAGE]

  智能照明遭家照商照冷落 价格成关键问题

  阿拉丁“光”点:当傲娇的智能照明遇上务实的商照大叔

  相信今年到过光亚展的同行一定会体验到智能照明风头之盛。在展会上,除了价格战,几乎就只剩下只能照明的声音了。下游应用的开始做智能照明了,驱动的开始做智能照明了,连路灯企业都纷纷加入了智能照明行业,甚至IT企业也跨界进来了。

  不过,智能照明火是火得一塌糊涂,但却并未真正走进应用领域。一部分原因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功能尚未臻完美,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智能照明在价格上一直走高冷路线,长久以来居高不下的价格,让想用的人望而却步。就拿现在的智能产品而言,一个简单的球泡灯,最便宜的价格在百元之外,贵的动辄上千元,一个小小的球泡灯如此叫价,除了个别壕买来玩玩,很难真正进入流通领域。

  洲明科技重组生变 逾3亿海外项目“夭折”

  阿拉丁“光”点:洲明科技多方布局2015 进入高速发展期?

  7月16日,洲明科技宣布逾3亿海外项目“夭折”,此前曾表示拟在LED照明领域进行海外投资,目标公司为全球能效管理领域一知名企业的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商业照明和家居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独立品牌。

  洲明科技2014年财报喜人,同期增长了81.97%-100.17%,主要原因系公司在外销、小间距领域的规划部署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落实,公司整体外销实现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升,UTV小间距系列产品的订单及收入取得了快速增长。在2015半年来,洲明科技在各方面都有大动作,包括布局照明O2O,募资5亿元 加码俩LED应用厂,实施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计规模达到1.8亿元的员工持股计划。

  近日,洲明科技公布半年财报,公司2015年上半年度盈利达5,200-5,600万元,净利同比预增逾118%的业绩。洲明科技似乎正在一条积极布局,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2015“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出炉 雷士夺照明业冠军

  阿拉丁“光”点:时间积淀出的品牌更需要用心的维护

  任何品牌被大众接受都需要时间的长期沉淀,包括品质的坚持和形象的塑造,这毋庸置疑,而品牌的养成带来的溢出价值也不可估量,这值得每个照明企业去实践。

  雷士的品牌成长显然与其他知名品牌有共通之处,但去年的争斗事件则是让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品牌地位元气大伤,对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造成致命伤害,几乎折戟。LED产业已经逐步走出乱象丛生、恶性竞争的局面,LED品牌的建立对每个企业来说显得更为迫切,尤其在如今价格走低产业转型的关头,对品质的坚守也在考验每个企业的选择,每个品牌的成长都需要这样的淬炼。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则更显得迫切的是对于品牌的维护,争斗、违规无疑都是在扼杀信心,伤害品牌。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