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内幕论格局 芯片封装大佬都说了些啥?

2016/3/30 14:13:20 作者: 来源:业绩榜
摘要:3月26日,由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独家赞助某高峰论坛举行。尤其主题讨论部分,受到广泛的欢迎。为此,小编特别精选了高峰论坛讨论的精彩对话内容,一起分享行业大咖们是如何看待目前行业的热点问题。讨论主题:芯片与封装技术主题;参与嘉宾: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施松刚……

  3月26日,由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独家赞助某高峰论坛举行。尤其主题讨论部分,受到广泛的欢迎。为此,小编特别精选了高峰论坛讨论的精彩对话内容,一起分享行业大咖们是如何看待目前行业的热点问题。

  讨论主题:芯片与封装技术主题

  参与嘉宾: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 施松刚

  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杨涛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可见光-工业部 应用经理Foo Say Swan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李家豪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RGB事业部总经理 欧阳小波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木林森 总经理 谷林

  深圳市晶台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 总经理 湛治军

  深圳市新光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辉

  广东佳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厂长 周钢

  主持人张强:第一个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封装厂都在扩产,他们到底会扩多少?扩产的结果会怎样?是否会引起价格的恶性竞争?

  主持人洪震:华灿施总,你们在张家港买了很多机器扩产,微信圈子也发了不少的照片,您先说说你们怎么回事吧。

  华灿施松刚:我们发现16年年初开始,各个封装厂都在扩产了,我们芯片也在扩。我们看到是市场需求量在增长,因此,目前我们的感觉是扩产还扩的不够快!从市场需求看,第一,户内和户外小间距更密了,因此市场对灯珠的需求数量在增加。因此我们认为放量是正常的、真实地市场需求在放大。

  主持人张强:芯片厂家认为是市场放量引发的扩产。那么我们现在听听国内市场历史最悠久的国星光电谈一谈他们的状况。

  国星欧阳小波:去年十一月,国星从国资委拿到了4个亿进行扩产。同时,我再小小透漏一下,就是我们国星近期还会再进行一次扩产。准确信息大家还是看具体上市公司的公报。从我们国星的角度看扩产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价格的下降,2015年以P3.9举例来说,半年内价格下降了四成,如果要保持业绩不变的话,就需要增加50%的产能来支撑这个业绩。第二,小间距使用的灯珠越来越密,市场放大预计也在30%-50%。 因此两个因素综合来看,市场对灯的需求量可能是翻番的。所以,我们的扩产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市场需求量。

  说道扩产以后的价格,刚才施总没有讲的。我觉得扩产是市场需求的结果,是求大于供。按道理来说,扩产不会引起价格下降。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不管是否扩产,价格都会下降。我认为这个价格下降是同质化太严重了,在一个很小的区间内,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几年前国星做3535的时候,价格保持的很好,对行业对我们的客户都比较好。但是现在这个产品做的人越来越多,同质化严重,造成了价格的快速下跌。我认为,如果一个厂做3535,一个厂做2727,另外再进来的做2121,这个价格就不会下降这么快了。

  因此我认为,这个价格下降不是扩产引起的,而是我们的同质化太严重造成的后果。

  主持人张强:下面我要替大家问一个问题给木林森的谷总。去年我们知道,木林森做2121,把市场的价格迅速打下来。那么我想问一下,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木林森今年到底想要做哪个产品呢?

  木林森谷林: 我们木林森在市场的市占率是很大的,我么也有信心做的更大。我们去年上市募集的资金大部分用于扩产,最近又增资扩产。显示屏这里,我们准备今年把2121扩产到1万KK。

  价格方面,大家都知道木林森的价格是最低的,但这个是基于我们公司的毛利需求定出来,不是恶性的竞争。

  主持人洪震:我们知道台湾亿光公司在这一次的小间距浪潮中起到了非常大的贡献,下面请亿光李总跟我们分享一下亿光的见解。

  亿光李总:我们亿光公司掌握了一次机会,在小间距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感谢大家。我这一两年一直在国外市场拜访客户,我比较认同刚才业绩榜张总的看法,国外市场对屏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刚才各位前辈也说求大于供引起的扩产,同时价格的下跌也会引起需求的增长。所以,亿光公司是乐观的看待价格的持续下降。我们也做好准备来因应。

  亿光公司一直在控制成本、增加产能、提高品质方面在努力。但是台湾的股票市场没有大陆的活跃,也没有政府的补贴可以拿到。所以,我们亿光公司融资没有大陆企业这么方便。所以我们扩产全部要靠自己企业的实力。亿光公司也是非常看好显示市场,因此我们今年也会在0808和1010两个产品上进行产能扩充。

  另外,我想说小间距的应用,并不仅只是在看板这一个方面,我们看到了很多室内显示其他产品线的需求,因此,亿光公司会持续在这个领域投入。

  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我们台湾亿光要在这个市场竞争,我们也一定会持续保持我们的竞争力。谢谢各位!

  主持人洪震: 今天上午行业协会在开会的时候,关理事长也问到了各个显示屏厂商目前的状况。大家都反映说目前屏厂的产能也是跟不上市场需求,给客户的交期都成为问题。下面我们请这次会议的赞助商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的FOO先生谈谈对产能和价格的看法。

  欧司朗FOO先生;欧司朗认为理性的竞争是一定的。欧司朗对中国显示屏市场很有信心,两年前2014我们在无锡也建了一个厂。我们认为这是大家所说的,是求大于供,不是恶性竞争。品质始终是欧司朗认为最重要的,就像刚才梁经理所说,高品质、中价格、低姿态是欧司朗追求的东西。谢谢!

  主持人洪震:下面我们请来自深圳的东道主新光台董事长陈辉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新光台陈辉:我从事封装这个行业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新光台是2013年才成立的一家新的公司。所以是个老人新兵。新光台也扩产了,但是跟在座的各位大佬比,我们的扩产只是各位冰山一角。我们公司目前定位的是一个细分的市场。目前在深圳有一千多KK,我们在鞍山的工厂也有一千多,我们年底前会做到3千KK。

  关于价格,目前芯片跟我说已经到底了,原材料也说到底了。但是客户说你还是没有给我最低的价格。因此,我认为,价格是没有最低的,关键看你的品质是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对于小间距,我从十几年前来深圳打工的第一天,在台湾光台公司开始就做小间距了,后来在锐拓做P4的发明人也是我,所以,我跟小间距已经有多年的交道了。我认为,市场需求很大,也很多样,不是只有一家公司就可以满足这个需求的。今天耕创给出P1.875的价格是26888元,这也不会是最低的价格。所以,我认为没有高价和低价,满足客户的需求的价格就是合适的价格。

  主持人张强:接着大家的话题,今天在座的有6家封装企业,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我给他们每人发一张纸一个笔。请在座的六位嘉宾预测一下,现在小间距主流1010灯珠,到2016年底,会降到什么价格?

  主持人洪震:欧司朗可以写德文!

  主持人洪震:趁他们做功课的机会,我们邀请杭州士兰的杨总回答下一个问题,芯片与封装材料的选择方案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究竟如何评估?如:金线、铜线之争,铁支架与铜支架之争该如何评估?

  士兰杨刚:这个问题我想说我是个做面粉的,至于你们用面粉再去做饺子还是面包,这个不是我的范围。我理解金线、铜线应该都能做好,但是具体好不好也不是靠说,应该用具体的测试数据验证。这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洪震:我们用的这个倒逼的策略好像不管用,芯片杨总说这个跟他没关系,都能做好,谁也不得罪。那么我们把这个问题给一个做线的来回答吧。我们请广东佳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长周钢来说说这个线的事情。这是揭露行业内幕的时候啦。

[NT:PAGE]

  佳博周钢:我们佳博电子就是专业做线的,台上这些大部分都是我的客户。欧司朗没有,其他都是我的客户。我是从90年开始做线材,到现在已经有26年了。我们刚开始都是做金线,95年开始做铜线,2005年开始出现了合金线,这些线材材料的发展我都经历了。

  线材金线、铜线都是用在显示屏上的,其他合金线用的不多。说到金线和铜线的好坏之争,我今天给大家来揭个底。

  佳博周钢:金线从70年代开始用,用到现在,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贵!太贵了!

  主持洪震:我不能同意您,大家说金线用到封装上只有那么一点点,真的有那么贵吗?在1010灯上面,金线和铜线到底能差多少钱呢?

  佳博周钢:我告诉大家,一卷金线可以换30-40卷铜线。

  主持洪震:那到底一个灯珠的价格能差多少?我们请新光台陈总回答一下吧。

  新光台陈辉:既然主持人交给我这个任务,那么我就来解密吧。

  新光台陈辉:单位数量用金线大概15-18块之间,用铜线便宜的是8毛钱,贵的不会超过1.5块钱。反正我也是做封装的,我今天就兜底出来啦。

  主持洪震救场:好了好了,这个问题就不再说了,我们还是进行下一个问题吧。

  过去两年来SMD封装对直插灯封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未来会有哪些新的技术可能会冲击SMD封装方式。

  我们把这个问题还是首先给欧司朗和亿光的两位老总,用国际的视野来看。

  欧司朗FOO先生:欧司朗目前还是非常看好SMD,认为这是目前和未来的方向,接下来会有什么技术,我们注意到很多论坛上大家都在讨论的COB、CSP技术,但是现在看这些技术的本身的发展速度,以及是否有维修的方案。

  亿光李家豪: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目前我认为DLP、液晶和LED看板这个三大类产品瓜分这个市场。张总的报告中也有数字说明国外市场LED的使用数据,是非常低的。那么我们认为LED本身还是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但是要跟其他技术竞争,我们认为LED还是需要更低的价格,更高的良率和品质。小间距在国外市场为什么起步较晚,因为国外人工的成本非常高,需要显示屏有非常好的品质和稳定性。

  主持洪震:我们现在进入第四个问题,现在芯片尺寸越做越小,是芯片性能已经提升到足够满足应用需求,还是封装厂商因为成本压力而倒逼的结果?是否会带来品质风险? 这个问题我们先问问华灿施总,芯片您为什么越切越小?没有风险吗?

  华灿施松刚:我先讲讲LED芯片比较怕的几个问题,一个是怕热,第二个是怕漏电。第一个热的问题,华灿芯片蓝绿光的光效每年可以提升10%,显示屏的电流比较小,相应的面积可以减少30%。我们华灿每年尺寸在改变,但是我们的频率和面积都是低于这个数字。再从亮度看,封装的技术在进步,灯的亮度也是在提升。芯片的技术也一直在进步,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在提升。所以,芯片面积减小,我们无论从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测试验证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都是得到认可。另外,对价格比较敏感的需求,我们也是在顺应市场的需求,推出更适合的芯片出来。

  主持洪震:芯片说出来他的观点,那么我们冲得很猛的晶台光电又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我们问问晶台的营销总监,他怕不怕风险?

  晶台湛治军:芯片尺寸的变小,是芯片厂和封装厂技术的提升,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但是,我们同时认为芯片的缩小应该是有底线的,我们反对牺牲品质一味追求低价的缩小。

  主持洪震:您是不是具体有所指?

  晶台湛治军:我只是表达一下观点,技术进步带来的芯片缩小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产品都要经过很多的老化试验来验证可靠性和稳定性的。

  主持洪震 :那么您认为如果出了问题,是芯片的问题还是封装的问题?

  晶台湛治军:无语。

  主持洪震:我们还是听听亿光是怎么看的吧

  亿光李家豪:谢谢主持人把这个难啃的骨头交给了我。这个问题的确是非常难回答。因为很难有一个标准说到底芯片多小才到尽头。亿光认为新产品的推出,都是经过厂商们千锤百炼的测试,是值得信任的。芯片的大小,还是应该由芯片厂商来主导。

  主持洪震:本来我们这个环节讨论要结束了,但是我发现欧阳好像比较郁闷,有话要说,我们请他再来谈谈吧。欧阳总,芯片真的能决定这个事吗,如果他们小到连线都打不上的话,您怎么办?

  国星欧阳小波: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就像刚才金线铜线之争,大芯片也是只有一个缺点:贵!其他都好。但是芯片厂为什么一直要切的越来越小,当然最真实的情况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我们只能猜啊。

  芯片切小最大的动力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以现在这样的发展速度,我觉得可能都没有很多时间去进行各种测试。一年就会切小两次甚至三次,你认为这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所以我这里也是代表封装和显示屏厂,向上游做一个呼唤,我们不要被下游的需求,只用切小芯片这一个方式来解决。我同意业绩榜张总的观点,市场是精准细分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多样的。国星对我们下游厂商,我会有8种方案去应对,但是我面对我上游芯片厂时,我很痛苦,就一种。

  主持洪震过来抢话筒了: 不能再说了,欧阳老大。百家讲坛第二场的时候,我们再听续集。否则,今天真有人从这出不去的。

  主持人张强:下面有人在说,不能结束啊,这里还有六张纸六个价格呢。现在我来揭晓谜底,大家对今年年底1010灯价格的预测,今天的最低价格是3分钱,最高的是5分钱,平均价格4.13分。这就是到今年年底,我们六位主流的封装厂给出来的价格预测。

  主持人张强问现场观众,你们满意吗?观众回应:不满意!主持人张强挥手指向台上嘉宾说:你们需要继续努力啊!

  主持洪震:没关系,华灿施总他们会接着切的!

  主持人张强:今天第一个版块的讨论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