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看这个题目很别扭,但商家蠢蠢欲动和频频出动,到产业基地上演“厂家梦”,一直有之,于今为烈,就因为现在的LED。在照明成品渠道,厂商向来利益博弈,只是“屁股决定思维”,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思考着各自的利益指向,梦的解释自然相异。
LED在照明应用领域从生根萌芽到枝繁叶茂,也不过短短五六年,确实让人遐想连篇。
有人以为这是“强国梦”
白炽光源耗能,节能灯管有汞,LED则绿色环保,即使不能因此而拔高国际地位,但至少拉动内需,师出有名,GDP升则政绩好看,政策扶持加行政硬推便不在话下。以致LED前期的“计划经济”之中,也出现“企业不急政府急”的笑料。
有人将此当作“发财梦”
到配件市场搜罗最便宜的配件,拉回去请来三五工人在三无厂区组装三两个月,也有客户上门询价并采购之。0.5瓦替代1瓦,管他阻容还是恒流,显指虚报八十,售后干我何事。
2013年至今,或者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企业和经销商的“渠道梦”做得最为热烈。
其实,无论是官方推手还是制造狂热,只有当经销商的脑海中开始构造各式各样的LED梦的时候,LED的渗透爆发才真正开始。
传统照明沉淀多年,终端利益格局早已形成,大中小外加连锁,排排坐秩序井然。而LED来搅局又令变局得以酝酿,呼之欲出。
[NT:PAGE] 经销商大户做的是“固本培元”梦
希望屁股下的交椅至少不会往门口方向挪动。在展销集散地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常州、临沂等,大户通常不止数足鼎立。大家都在暗暗较劲,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何况在同一灯具城里,他的硕大广告牌正对着自己的办公室?看过去就碍眼。
大商户出手阔卓,能一下子拿下十数个LED品牌,或者重装旗舰大店扩容,抱团组成“LED专卖超市”;或者依靠低价产品流通分销,锻炼渠道队伍的同时也验验代理品牌的成色。最终,还是为了造声势挤对手建平台,形成话语权拿下国内一线甚至国际品牌长远合作。
小商户做的是“熬过且过”梦
小庙也容不下大菩萨。做流通无渠道,做工程无关系,做品牌无口碑,“三无”状态下,小商户淘汰率最高,尤其LED乱象丛生,唯有一字记之若——“熬”。小商户往往与小品牌、零品牌甚至“负品牌”合作,只是如仅看到眼前短利,顾头不顾腚,梦醒之际也是出局之时。
中商户做的是“翻身逆袭”梦
大小之间还有一层“夹心”:“中商户”,此物最屌丝,时时刻刻都做着“翻身逆袭”梦,极度渴望借力LED进入品牌话语权力高层。但在门第之风等级森严的传统照明利益格局中,一线和跨国大品牌常常与之擦身而过。LED的到来除了让他们看到了暖红、冷白、深蓝诸光以外,还看到了曙光。
诚然,与其做大品牌第“N+1”级的分销,价格毫无竞争力,还要忍受工程被串货的难堪,不如与专业LED或传统转型的实力企业合作。何况随着企业渠道扁平,让利终端,二三线地市经销商渐受青睐。
不过,到底哪个品牌值得“以身相许”,在潮涌之时确实看不清谁穿着泳裤。不单中小商户,就连大户也会迷梦重重。“就是因为现在还不清晰,所以多捆绑几个新品牌冲锋陷阵,队伍和渠道炼成,再砸重金和梦中情人喜结连理。”一位拿着飞利浦、雷士等品牌的大户如此说。利之所至,厂商之间的同床异梦似乎并不鲜见。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几人能做到?
最近,OLED似乎也开始游离在门口并报以微笑了……将来OLED会不会又在渠道中重复LED的“梦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