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间,2016年即将过去,不由得让人感受到时间过的真快,“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快到我都还来不及抓住梦想青春的尾巴。好在,唐氏家族还有一个叫唐纳德.特朗普的,一不留神竟然当选了美国总统,这意味着在“互联网+”抑或“LED+”的时代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所谓“一年河东、一年河西”,也许新的一年,好运就会伴随。
言归正传,下面对2016年热点进行逐一点评,也对即将到来的2017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抛砖引玉,仅供参阅。
2016 热评
一、滑
Cree公司2016财年营收16.2亿美元,同比下降1%,净亏损为2,200万美元;2017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收入(combined revenue)为3.71亿美元,同比下降13%。
我曾经在Cree公司服务近6年,感情当然与众不同。2008的奥运和2010的世博,当属Cree的全盛时期,水立方,鸟巢,盘古大观,中国馆等都有Cree芯在闪光。如今,确实是有些忧虑,有些奢望。
Cree的掌门人可谓LED界的姚明,跟奥巴马站在一起,还高出一大截,他一心想让LED照亮世界。想当年,LED背光不做(苹果就在身边)、LED闪光灯不做、LED汽车灯不做(GM近在咫尺)……就连最核心的功率与RF无线射频元件业务都在今年7月,以8.5亿美元出售给德国大厂Infineon(英飞凌)。
当然每个公司的愿景和企业的主导者息息相关,不忘初心,只做照明,无可厚非,关键是怎么做?只做LED大功率能赢吗?迄今,再称200 lm/W, 350 mA,还有轰动效应吗?只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定点代工,有市场竞争力吗?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在于人的智慧与精神,套句老话“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还是热切的期待着Cree的再次强大起来,也许有一条经验可以撷取,就是要有更多的“中国合作造”。
二、退
9月,GE照明退出亚洲与拉美照明市场,再度向业界投下震撼弹,但GE是真退吗?就如同打仗一样,好人叫撤退,坏人叫逃跑,GE这样的百年企业,超级好公司当然是以退为进,退而求好。2016年Interbrand发布的品牌价值排行榜,GE名列第10位,品牌价值431亿美元,比去年上升2%。按照孟老夫子所言,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以为GE恰恰如此。
LED是一个高科技产品,可获诺贝尔奖;同样LED也很适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即可成阳春白雪、也可成下里巴人。从GE退出亚太市场似乎表明,中国的LED制造业发展越显强大,“我的地盘我做主”,你的地盘我也想做主,当然这还需要时间。
今年11月,GE与韩厂三星签署了全球性的专利授权协议,三星获得了GE授权的特定关键专利,用于生产与销售LED与LED模组,包含了使用在液晶显示面板用的LED背光产品上的Potassium fluoride silicon (PFS,钾氟化硅)荧光粉技术,未来也有机会体现在照明产业上。12月,GE又授权聚飞光电,由此可看出GE公司的创新实力,这种强强联合产生的力量是极具磁场的。
令人称道的,三星LED在今年也开放了In-brand授权品牌项目,在市场上引发和谐之音。如果你想走得快,走得远,为何不寻求合作呢?既有专利,让你无后顾之忧,又有品牌分享,何乐而不为?“用三星,就放心”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GE与三星的牵手就是很好的经典示范,当然,我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同仁,为了美好的照明世界,一起共创佳话!
三、售
1. 12月,飞利浦出售Lumileds的80.1%股权给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飞利浦将保留Lumileds剩余的19.9%股权,整体估值约为20亿美元。
Lumileds这个公司从做LED器件来讲,确实是很早很有名,血统正,前身是由HP延续过来,黄光LED的发明者George Craford就来自Lumileds。如此优秀的公司,为何要被出售?无非几个原因:公司的赢面机会;在飞利浦集团所占的位置;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一直想讲,又不太好意思将:真流明败给“仿流明”。可见LED产品技术,若没有门槛的设置,没有专利的保护,跨国公司何来竞争力?我们都知道,原始创新极其艰难,捅破那张纸,难于上青天,可一旦捅破,就势如破竹。所谓的“二次创新”“模仿中创新”其实就是走捷径。呜呼,悲哉!
2. 7月,木林森以4亿欧元收购欧司朗旗下LEDVance,虽然还存在变数,但如果收购成功,可谓LED界的一段佳话,从山沟里走出的穷小子,娶了皇家血统的公主,现实版的红与黑。
3. 12月,因美国政府反对,中国福建宏芯投资基金宣布放弃收购爱思强。
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在西方世界也能大行其道,卖与不卖,中国的LED产业早已自成体系,厦门的三安俨然超级航母,南昌的LED光谷也是后来者居上,金沙江投入巨资,要建立LED全产业链,历史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只不过是早迟的问题。
四、诉
2016年可以叫做日亚的诉讼年,以下是今年截至10月底日亚的诉讼案例(共计17例)。日亚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公司,曾经鹤立鸡群,一览众山小,但现在的LED产业中,只能说有你不多,无你不少。日亚的看家产品显示屏LED,现在早已被中国厂商超越,看看如今大火的小间距显示屏,日亚的市场份额还剩多少呢?
专利有可能成为日亚最后的堡垒,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蓝光芯片加黄色荧光粉形成白光”。但反过来想想,也是中国企业的悲哀,做了这么多年的LED产业,还是不能堂而皇之的进入欧美的主流市场。

12月,首尔半导体(Seoul Semiconductor)将以全球照明、电视等厂商为对象祭出“专利大战”,一口气对全球29家企业发出侵权警告。
但如果与三星合作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三星拥有从衬底材料到终端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完整专利,尤其在荧光粉方面更是有独特技术。
五、创
圆融产量已经排名前列,用中国独有的“土法上马”创造了奇迹。
圆融的康总是中国第一家LED芯片厂商出来的,完全按照中国人独有的模式来运作,没有一个留洋的海归派,是业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型。
2015年10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购青岛杰生,深耕深紫外领域,一马当先,现已在大健康照明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今年更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盈
1. 三星LED坚持发展21年,销售收入逐年上升,同时实现盈利。一直在开拓创新的路上行进,从5630到3535,从3030到2835 ,从CSP到COB,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
三星利用世界排名第七的品牌与客户合作,推出了广受客户欢迎的授权品牌,三星拥有从衬底材料到终端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完整专利,尤其在荧光粉方面更是有独特技术。凭借连续10年来排名第二的专利数量(2015年美国专利5072项),让客户毫无后顾之忧。
2. 中国上市企业:从32家LED相关上市企业的前三季度业绩来看,营收实现增长的达到29家,只有蓝思、同方和德豪3家企业的营收在下降,而净利润方面有23家实现增长,9家下降,整体的表现较为可观。
七、涨
2016年初,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率先提价,数月后逐渐传导至工业领域。进入11月,原材料涨价潮非但没有回落趋势,反而节节高升,涨价大潮波及钢材、铜铝、塑料等多个领域。PVC涨价60%、玻璃涨价4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铁涨价30%,纸箱涨价30%,不锈钢暴涨40%,运费涨价35%。
原材料的大面积涨价,对LED产业影响较大,可能会送走一批企业,能坚守下来的可能会成功突围。
2017冷思考
新常态已为常态,新方位却在哪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已经进入了半导体照明时代,但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在这个时代如何前行。国际公司已经有很清晰的思维,退出,售卖,合作都是出路。中国照明产品进入世界三部曲:
(1)光源类产品率先进入世界,被国际认可;
(2)灯饰灯具类产品正在慢慢渗入;
(3)中国设计,由于历史,文化,理念的不太,想要被外国人接受,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NT:PAGE] 一、跨道
木林森,前端后端垂直整合,
产品方面从LED封装 - LED光源 - LED灯丝灯。
而市场与渠道方面则通过并购LEDVance,打通国际渠道+市场。
二、跨界
1. 鸿利:LED封装、照明及配件产品;旗下拥有江西鸿利光电、深圳斯迈得半导体、广州佛达信号、广州莱帝亚照明、东莞良友五金、东莞金材五金、广州重盈工元、深圳旭晟半导体等多个光电品牌;近期进军车联网,以及物联网行业。
2. 利亚德,收购或控股十几家企业,包括文化传媒,照明,光学定位,建筑智能化领域及机电安装类企业。
3. 华灿,5月并购蓝晶科技,开始蓝宝石衬底业务;10月,传出消息,华灿计划以16.5亿收购MEMS资产(美新半导体),把业务扩展到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加速度计和磁传感器等,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
4. 勤上,不断加码教育产业。
5. 洲明,显示与照明兼收并蓄,两翼齐飞。难得的是他们的林董事长还是不忘初心,质朴如初。有一次在香港参加展会活动和晚宴以后,还飞奔至车站,答曰:我要赶最后一班大巴回深圳。
三、跨国
1. 飞乐音响,国内照明企业中混合所有制的典型代表,从2013年21.4亿,2014年21.3亿,到2015年1月飞乐音响收购申安,业绩就一飞冲天,冲到了50.7亿,而2016年前三季度已经完成了近50亿。2015年底又以飞一般的速度收购了喜万年,并完成交割,现已由庄总和童总具体负责国际业务,成为中国照明企业收购国际企业的成功案例。
2. 欧普,2014年在荷兰设立地区总部以来,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光源类品牌,在欧洲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3. 阳光,敢为天下先。不仅是中国照明行业内首批挂牌上市的照明企业之一,也是照明企业中最先转型LED的,尽管是OEM品牌,但正是这样中国制造的代表,拿下了不少国际巨头的订单。
4. 立达信,稳步做好优势产品,站在厦门看世界,把球泡灯做到全国最大, IKEA, HOMEDEPOT,OSRAM……等国际厂商都离不开它。
四、发掘新元素
继2835之后,是否还会有突破性的产品,球泡灯现在已有高压的现成方案,那T8灯管是否也可以效仿,比如铜基板+2835,铁基板镀镍镀银+芯片。
CSP技术不断进步:三星最早在市场上力推CSP, 现已有多家厂商跟进;晶电现在230KK Pcs/月,主要用于背光;Lumileds, Nichia, 首尔,隆达,新世纪,ETI,立体以及亿光等等公司都在积极投入。
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把黄光的光效做到 130 lm/W,黄光功率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做到了照明级,可实现赤黄青绿蓝的五基色白光。
植物照明,汽车照明,健康照明(杀菌照明,医疗照明)等等细分市场都有不少机会。
第三代半导体: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以GaN、SiC和ZnO为代表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速率高及抗辐射能力强的优点,是固态光源和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核芯”。
激光照明:激光照明的效率是LED的上千倍,不仅能增加投射距离,提高安全性,同时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除了照明领域之外,激光显示在投影机、数字院线、电视、舞台灯、大屏拼接、汽车等多个领域,都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
UV LED(紫外LED):大量应用于医疗、粘合剂、印刷固化等市场大,根据 TechNavio预测,2020年全球UV LED技术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9%。
IR LED(红外LED):随着智能手机红外LED虹膜识别,监控、监测系统,干硬器等需求的增加,催生出红外LED高利润率的蓝海市场。
OLED:已经在手机屏领域大行其道,而且据IHS的相关数据显示,预测2018年开始OLED有机电视将占据全球高端市场50%以上的份额。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在照明应用上热度有所减退。
QLED:QLED让屏幕的显色更精确、耗能更低,三星11月收购QLED技术厂商QD Vision,可见全球电子巨头对此项技术的重视。
小结
点评的意义在于业界的企业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鼓励。
2016是承接和创新的年代,需要更大的脑洞,更多的创新,也是超越LED的开始!在LED替代和超越的路上,核心仍然是品牌,专利,渠道。在“互联网+”的时代,合作,共赢仍然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LED世界有何难,无非再来一次挑战,无非再来一次跨越,2017,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