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变革——故宫博物院LED照明调研报告

2017/2/13 11:34:48 作者:艾晶、李培、孙桂芳、苑永春、谢彬、昌园 来源:《光之变革——博物馆美术馆LED应用调查报告》
摘要:本调研报告摘取自《光之变革——博物馆美术馆LED应用调查报告》一书。此篇报告详细阐述了故宫博物院整体的光环境、布灯情况、所采用的灯具品牌以及灯具参数要求等。

  前厅由于当时正在施工没有进行照度测量。展厅地面照度在4.2 lx,参观者刚入展厅对相对较暗的室内空间需要短暂视觉调整时间,前厅的设计已经考虑到阻挡室外光和视觉缓冲的作用,所以参观者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应感。展厅地面采光依靠窗户、空间漫反射,4.2 lx的照度对参观路线没有障碍。前言展墙照度为120 lx,在整个光环境比较突出,观看说明没有障碍。见图2 ~ 6。

  (2)木造像实测分析

  展厅内展品主要为木质、石质、陶瓷、金属等,本次展品测试选择一件石造像、一件大型木造像、一组陶瓷造像。这样选择因为器形和材质上比较有代表性,测试数据比较有说服力。见图7 ~ 10。

  统采用整体DALI 控制系统调光。因为室内展品有彩色木雕、彩色泥塑等对控光要求很高,照度控制在50 lx 以下。照明效果见图11 ~图15。

  4.主观性评价

  慈宁宫整个建筑空间光照明环境非常漂亮。由于建筑本身坐北朝南,上午自然光照非常强烈,增加了前厅空间的设计及新型窗户材料阻挡了大部分自然光射入,对室内光环境没有造成大的影响。窗户材质的选择很特殊,室外光对室内窗下测量照度仅为30 lx。馆方对每类展品的照度要求都有严格的控制标准,按照博物馆照明规范要求。例如:木器、彩色泥塑等展品,照度控制在50 lx,又采用DALI 调光技术等。

  在展品表面测得,灯具的显色性已经达到Ra91.2。伴随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芯片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在显色性的表现力方面还会有很大的飞跃。

  建筑空间采用LED 轨道灯具照射,单灯手动调光。对古建筑空间、彩画、雕刻的光照都能很好地控制和展现。

  不得不提的是总体照明空间设计非常独特。为保持建筑空间环境完整性,线条是最能隐藏自身的一种形态,故照明系统在建筑空间8 米处悬吊以碳纤维为支架的灯具,对空间实现上下两层次的照明,碳纤维材质的应用在国内外博物馆灯具领域还是第一次。全馆灯具结合DALI 控制系统,点对点的对单个灯具进行控制。照明系统悬挂于8 米的高度,依照人体工程学,这个高度人的视觉处消隐位置,所以不会给空间造成凌乱即视感。

  展厅环境照明采用ERCO 轨道灯,展柜照明采用WAC 吊装灯具。设计师对这两个品牌的完美把控使得整个展陈空间明暗有序,层次分明。在这样一个有着宫廷文化底蕴结合现代科学光环境的空间中,视觉与文物直接面对面的接触、交流,让我们忘记了光的存在,整个空间中只有文物与它身上斑驳而深远的历史印记。从全局分析可以深切感受到设计团队的用心、周虑的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尽善尽美地去展现作品以及深度思考了如何将展品融合进文物建筑内。让整个慈宁宫成为一个非常沉稳而优秀的展区,无愧于它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向往,欲一探究竟之所。

  三 延禧宫调研

  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计划展览时间为2015 年9 月5 日至11 月4 日,本特展分为武英殿及延禧宫两个展区,以《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为主轴,详细介绍作品的流传经过、递藏经历,同时也展示了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0 年中征集、保存、维护书画所取得的成就。观众可以获得完整的文化体验和艺术感受,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翔实、完整、全面的参考资料。延禧宫展区整合了以往《石渠宝笈》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深入发掘资料,主要通过文物展示《石渠宝笈》的编辑、版本、钤印、收藏地点等,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大多数书画展品和善本图书皆为首次展出,对进一步推动《石渠宝笈》的研究有所裨益。

  1.展厅概述

  延禧宫为古代汉族宫殿建筑,属于紫禁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六宫区的东北下角。1931 年,故宫博物院在延禧宫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文物库房,为了让库房能和故宫其他建筑相平衡,在库房上又覆盖了一层黄色琉璃瓦。1949 年以后,延禧宫文物库房分别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心和中国古书画研究中心使用。2010 年,延禧宫对外开放,举办古陶瓷标本展和中国古文字展。本次测量地点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为二层建筑,一层展厅主要以延墙展柜为主,二层展厅以延墙展柜和独立展柜及墙面展板形式,展览性质为临展。

  2.延禧宫光环境分析

  两层结构的展厅采用LED 灯具与卤素灯具相结合使用,LED 灯具采用品牌WAC 华格,卤素灯具品牌是ERCO。灯具有使用防眩光配件、洗墙配件等。这个展厅灯具采用两种光源形式,形式上看是一种技术与科技新尝试。

  3.延禧宫实测数据分析

  前厅入口地面照度在600 lx,主要受自然光影响很大,但好在从室外进入室内空间有前厅的设计,是参观者对室内外光环境的一种缓冲与调节。

  (1)序厅

  序厅的地面照度18.8 lx 和展板照度59.8 lx 受自然光影响很小,对参观者进展厅起到了良好的过渡区作用。照明效果见图17 ~图19。

  (2)展厅

  一层主要以展柜为主,展柜里整体采用照明控制和红外感应,展品为古书画作品。柜外测量44.6 lx。询问故宫策展人员柜内整体调光,了解到照度控制在50 lx 以下。与博物馆照明规范要求一致。

  (3)尾厅

  前厅A 门在下午2 点至4 点有阳光进入,由于玻璃、地面折射反色对B 点对展柜文物有自然光影响。

  4.结论性论述

  整体光环境很舒服,在前厅和序厅有过渡区域,对参观者进入主展厅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

  本展厅大部分采用LED 灯具,在二楼喷绘展板区域有少量的卤素轨道灯。LED 的低热、无紫外红外的优点,可以看出馆方倾向于LED 灯具,在重要的区域如展柜、书画、杂品区域都采用的是LED 轨道灯具、光纤产品。

  在本次LED 灯具测试数据中在总的显色性已经达到Ra90 以上,R9 测试值在65。对于R9 这样的指标由于芯片技术发展,很多厂家已经开始逐步提高这个指标。

  从本次测量展厅来看,馆方很重视LED 灯具的使用,也配了调光控制系统。LED 的技术不断更新发展,LED在展馆使用前景很明朗。

  展馆LED 灯具采用WAC 华格轨道射灯,ERCO 卤素轨道射灯和少部分光纤产品。感谢故宫博物院孙淼主任、冯崇利老师、王朵朵老师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老师的支持与帮助。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