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走入视野,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将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改变着行业的属性。我们有理由认为,材料创新为灯具变革而生。
LED产业又进入了新的时代,变革的时代,转型中的时代。3月24日,阿拉丁照明“供给侧”论坛在深圳举行,邀请企业高层、技术人员、行业协会和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与探讨,以他们多年的行业经验分析产业现状,解答“疑难杂症”,为当前照明产业发展寻求新机遇。
来自光创空间(深圳)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邓玉仓先生、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生祥先生、上海欧切斯实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阎振国先生、德凯宜特(昆山)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主管陈冠玮先生、东莞市普万光电散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涛先生、朗明纳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朱明先生、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赵楠楠等专业人士参与了此次论坛,详细讲解新常态经济下,照明行业也需要“供给侧”改革带来新动力、新出路。同时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最新技术和产品优势,打造最具价值的产业链互动圈,解剖和分析LED照明供应链不可或缺的未来属性。
此外,在此次论坛的现场,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做了新产品的展示。重点展示恒流系列类、恒压系列类电源,全方位展示伊戈尔卓越全面的LED电源制造能力,获得了与会嘉宾的关注。
邓玉仓:「材料结构与器件结构如何决定灯具寿命」
光创空间(深圳)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邓玉仓先生
阿拉丁照明网主编黄燕燕担任了本次论坛的主持。来自光创空间(深圳)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邓玉仓先生从衬底材料、芯片和器件结构谈起,和与会观众一起探讨「材料结构与器件结构如何决定灯具寿命」。他说到,“LED器件结构的改变会影响灯具的设计。LED器件由支架组成的,支架是由塑胶材料组成。塑胶材料的分类将对灯具设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目前器件分为PPA、PCT、EMC、SMC。PPA和PCT是本环结构。如果在光照情况下,并且有热量,有氧气的参与,苯环结构有可能会断裂,EMC材料耐热性可能更好。”
工于技匠于心。轻研发重模仿,轻工艺重产量,这是LED行业当中不少制造厂商曾经的成功经验。但随着行业的不断整合发展,要能打通传统照明行业与电子产业之间的行业壁垒,在打造高技术电子部件方案上创新,同步上下游的技术走向,协同发展;要在整合供应资源上创新,从应用需求出发反向整合电子器件。邓玉仓感慨万千:“过去,工匠指技艺高超的手工艺人,如今已成为技艺精湛、精益求精、具备创新精神带头人的代名词,也将为企业和行业的不断向前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胡生祥:「封装胶对LED光源稳定性的影响和提升」
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胡生祥先生
封装硅胶是LED封装环节中很重要的材料,而近年来国内胶水企业后来居上,与国际封装胶水巨头的差距越来越小。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封装胶总体市场规模16亿左右,其中低折射率国产封装胶基本上实现了100%的国产化,而高折射率国产封装胶也已经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60%左右。
目前,封装胶可分为LED灯珠封装用有机硅胶与LED应用产品灌封用硅胶。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胡生祥先生做了「封装胶对LED光源稳定性的影响和提升」的专业报告。从价格战到专利大战,再到逐鹿细分市场,LED封装硅胶行业正历史着一场历时的新变革。胡生祥谈到,“LED市场目前比较热门的是围坝胶和灯丝灯,灯丝灯具有明显的优势特质,有着更容易接受它的市场。LED灯丝封装胶作为灯丝灯的一个重要辅材,势必与灯丝灯一样,市场容量大,需求逐年攀升。企业通过降低各种材料的价格,达到性价比优势,才能突破灯丝灯推广的瓶颈。国产封装胶具有性价比优势,必然会逐渐代替进口产品。”
阎振国:「高性能LED调光电源与智能控制」
上海欧切斯实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阎振国先生
如今,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出现以及技术的创新,具有调光功能的灯具已经相当普遍,从而为用户营造出不同的照明效果。而在这背后的“功臣”,当然就少不了调光电源了。在智能化的大趋势背景下,调光电源将在照明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作用。
讲到调光技术,上海欧切斯实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阎振国先生说到,“LED的调光技术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个是模拟调光,一个是数字调光。模拟调光在60年代以前就开始了,主要是以可控硅调光为主的,另外是0-10伏控制电压来输出。数字调光分别是以DMS为代表的数字调光系统,用在剧院或景观照明领域较多。”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各类高档住宅小区、政府办公楼、商务楼盘和公共建筑对智能照明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阎振国认为为了与各种建筑结构布局完美适应,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合适的照度、室内装饰和光源的显色性、室内亮度的合理分布等。“传统一键一电灯的照明控制方式过于机械,而且不能对亮度进行智能调节,资源浪费严重。与之相比,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灵活、智能的控制方式达到完美的灯光照明效果,优势明显。”
陈冠玮:「能源之星LED寿命验证要领」
德凯宜特(昆山)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主管陈冠玮先生
越来越多的LED企业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出口已成为中国LED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那么,走出去从来就不是说走就走,要实现与国际接轨,LED产品出口还需标准先行!德凯宜特(昆山)检测有限公司致力于LED上中下游产业提供产品质量验证方案,服务包括从LED芯片、封装至LED灯具的检测。覆盖了LED组件和照明产品的可靠性及失效分析等服务,并结合集团公司-德凯公司提供包含安全、性能、能效、认证等各个方面一站式解决方案。
陈冠玮做了「能源之星LED寿命验证要领」的专业报告,详细讲解“车用LED原件可靠度验证技术”以及“美国能源之星LED寿命验证要领”,希望凭借其在认证测试领域的权威地位为客户提供更多专业服务,助力客户自信面对国际市场纷繁复杂的LED产品准入要求。
靳涛:「创新型散热工艺和技术」
东莞市普万光电散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涛先生
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随着LED市场逐渐成熟,LED照明对各部件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其中,直接关乎LED照明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散热部件,日益成为LED灯具设计应用的重点话题。
东莞市普万光电散热科技有限公司靳涛先生认为,定义一个好的散热方案或者一个好的散热产品,最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性能好;二、成本低;三可塑性强。同时,针对筒灯散热材料这块,靳涛说到,“由于筒灯体型较大,直径从2.5寸到10寸甚至更大。因此,对于散热材料的要求比较苛刻,除了散热本身以外,还要保证它在大面积上面不会变形以及开裂。总而言之,筒灯绝对不可以用单一的一种材料去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市面上随便买一种材料就可以拿来做筒灯散热,因为这样会很容易出现开裂、变形、散热不够或者颜色时间久了会发黄等一系列风险。”
对于散热材料的应用,靳涛强调,“一定要跟散热方案相结合,要根据产品的定位来选用最合适的材料和方案。”
朱明:「从COB看色彩的应用与发展」
朗明纳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朱明先生
围绕COB市场的争夺战正在不断发酵,正如前几年行业围绕SMD市场的争夺如出一辙。众多实力企业也争相为我们演绎着光与色的“故事”,朗明纳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就是其一。
市场总监朱明谈到,“LED的演进最核心的一个技术就是尽量保证它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把它的光效不断提升,事实上走到今天为止,LED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绝对的光效竞争。因为光效的悬殊越来越小。LED走到今天其实就是两样东西,第一是资本,第二就是由资本来奠定产能。没有产能的话你的LED一致性是无法得到有效竞争的,同时你的设备无法提升精度的竞争。”
在最后,朱明表示,市场一直在变化,用户对光的光感、光色和光表现的要求同样在变化,且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朗明纳斯将专业照明领域的技术移植到通用照明领域,充分发挥朗明纳斯的技术优势,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秀的照明产品。
LED照明产业链不可或缺的未来属性
时代的发展正在极速加剧各行各业的变革,各种颠覆性的技术、产品、模式层出不穷,LED照明产业链也不例外,必须要具备创新融合属性。在此后的座谈中,嘉宾纷纷表示,企业的迫切需求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必须提供模块化/模组化的解决方案;
二是需要有比较系统成熟的售后服务方案;
三是需要比较好的成本(泛成本)控制方案;
四是可以对产品的品质有所提升。
这就需要厂商通力合作,解决客户的一切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LED上下游产业链的主导和全面统筹下才可能实现。要能打通传统照明行业与电子产业之间的行业壁垒,在打造高技术电子部件方案上创新,同步上下游的技术走向,协同发展;要在整合供应资源上创新,从应用需求出发反向整合电子器件。
而今,LED产业发展,是万事俱备,也不再欠缺“东风”。于大融合时代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里,我们看见了这个时代给LED产业带来的独特的“融合”机遇。如果说产业链是重构LED照明行业的领头雄狮,那么它不仅是组织下游群狮围象的领头雄狮,还是一头带领行业向上游突围,在更高维度上打破产业迷局的带路雄狮。我们始终相信,每一次行业的创新与变革,都是机遇的来临。至此,阿拉丁照明“供给侧”论坛顺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