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沉默?景观印象
Silence - Landscape impression
申报单位(或个人):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杨城
综合介绍或申报理由:
景观相对于人,它是沉默的,它不会言语表达自己,亦或是说,它表达的方式我们并非感受的到。我对景观印象的理解为“沉默”。这沉默是需要人来开拓的,我从景观所在环境,也可以说是意向上创造了一种环境,将其命名为“生命”:一山、一树、一滴、一潭、一人、一孩童,其势为山,实则枯藤老树;山中有水,水呈茧,明滴;树下有人,一孩童,若有所思;人前一潭,无山、无滴、无一人,非镜花水月尔,只一潭。现在的景观照明以照亮和装饰为目的,我希望可以找到景观中有深意的地方,去找一个场景,不是泛泛而谈的照亮,哪怕在自然中搭建一个小小的舞台,让周围的生命享受灯光的沐浴,享受舞台般的绽放,让路人驻足,望眼欲穿,上下求索。简言之,是要多关注被照物本身,这时候将光定义为客体,相较于被照物这个主体而言,应该尽可能多地用客体来表现主体,需要挖掘足够丰富的主客体之间的联系。
主要技术参数:
尺寸:1200×600×1500
功率:5W
色温:5000K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或同类技术的比较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景观照明发展迅速,但仍处于成长期,存在盲目亮化、无序建设等诸多问题。
本次创意设计来自于对现有夜间景观照明的批判思考,欲将自然中颇有深意的场景通过再设计,呈现给大众,让景观照明不仅仅是对景观进行照亮,而是用光,把自然中有深意的部分聚焦于人眼,供人赏心悦目。
商业评价分析:
进行景观照明理论的革新是对景观行业的创新,将指导新型景观照明的实施设计,发展行业深度,将理论创新发展为行业创新,创造新型行业价值。
技术及工艺创新要点:
分段截取树的弧度,每段弧度以八根木棍围合,对向两根木棍用一根长木棍进行连接,八根木棍围合后,俯视为米字形,再以相同办法向上连接。藤用可塑性泥揉成条状附着在树上,水滴用两根铁丝确定直径,再用铁丝确定弧度之后用鱼线包裹。整个模型剖面材料结构为:木架-和纸-可塑性泥。模型景观亮化设计以湖面和树两个主体物为主,湖面冷光源、树洞暖光源,暖光源从树里透出点状暖光为背景,衬托湖面的蓝魅、冷艳。
其他优秀案例:
“赤壁之光”,设计理念:不以使用光的物理作用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而着重创新光的其他语言。
用光的语言讲述一段历史故事,用光的形式演绎一场战争艺术。
以赤壁之战为原型,抛去战争中残忍的部分,提取火烧赤壁的艺术震撼,用现代科技对其艺术部分再演绎。
我们站在这场战争的外延,只看得火光船影做戏。以此来营造一个历史的视角。
采用最简单、最纯粹的材料,模拟最原始的效果。
在船体的制作上,把船当灯来做,用红光燃烧纸片,尽可能能展现艺术效果。
申报单位(或个人)介绍:
大连工业大学始建于1958年,于1993年开设电光源及照明工程专业,是东北地区唯一开设照明工程本科培养的高校。
大连工业大学光子学研究所于2007年开始筹建,2008年9月正式成立。现有成员16人,并有15名中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学术顾问。拥有面积1500平方米的多个高水平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1300万元。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产学研合作项目,拥有几十项专利,是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研究所在以下方向展开研究:
l照明灯具开发
l照明设计
l智能照明与节能技术
l光环境测试与评价
lLED发光材料与光源器件
l非视觉照明技术
l光通信技术
在社会服务方面:
l中国绿色照明教育示范基地
l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
l中国照明学会团体会员
l半导体照明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基地
l辽宁省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l大连市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实验室
l大连市半导体照明检测服务平台
l大连市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相关产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