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版图上,唐山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
唐山,这里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支离破碎的衰败。1976年,这座百年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43年间,曾经满目疮痍的震区换了新颜,古老的文脉与现代发展相互交融,骄傲地演绎着一种繁华——重生。
2019年6月,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了《2019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揭晓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其中,唐山在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30位,在我国上榜城市中排名26位,并且在全球城市潜力排名中居第77位。
唐山在排名中的崛起,令人意外,但是也有迹可循。唐山,又名“凤凰城”,隶属河北省地级市,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连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极其重要的走廊,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这块不大的土地上曾经创造多个辉煌,新中国第一座机械化矿井、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张现存股票均诞生于唐山,它的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百分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这里也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享誉全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过去的40多年里,这座在地震废墟上崛起的新城以其优美的环境,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曾于1991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运动会,并于2016年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金鸡百花电影节、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如今唐山又成功获得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2021年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第四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承办权,再次向世人展示出凤凰城“涅槃重生”的魅力!
去年“十一”期间,南湖灯光秀点亮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壮阔,给世人留下了这座城市坚定不移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惊鸿一瞥,成为唐山新名片,同时预言着南湖景区的夜景亮化从此晋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那么,这场炫彩夺目的光影盛典是如何做到瞬间赢得市场的关注?我们追根溯源,从唐山南湖谈起,从开启这场旷世大“秀”的施工单位——福建通联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通联照明)说起,你会发现很多你不曾注意到的背后故事。读来也就了解了今天发生的一切的前因后果。
NO. 1|壹
敬畏这座城,从了解她开始!
唐山南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唐山市中心区,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风景区5.4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生态化改造,南湖形成湖面11.5平方公里,建有综合展示中心、丹凤朝阳广场、设计师园、国际园、国内园、龙山、植物风情馆、低碳生活馆等133处主要景观,成为北方资源性城市生态修复和文化修复的标杆。
作为唐山的“城市会客厅”,南湖更是成为了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景区带来了“一轴八园”的整体布局——以丹凤朝阳广场中轴线为主轴,唐风古韵和世园风情作为两翼,环湖主干道、木栈道作为两环,南湖大道和建设路作为两线,形成一轴、两翼、两环、两线以及十一个出入口的总体设计构架,将南湖水天相接、绿意盎然的勃勃景象呈现给世人。
今天,徜徉于南湖绿意的人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个满眼苍翠、山水相依之地,曾是赫赫有名的开滦煤矿旧址所在。1878年开滦煤矿在唐山创建,唐山南湖便开启了“黑色长河”岁月。经过百年的开采,唐山南湖形成了一片采煤沉降区,地表凹凸不平、水洼遍布、垃圾成山,被无奈地称之为唐山“龙须沟”。但南湖这片神奇肥沃的土地,不甘于落寞,用了140年的历史完成了它从煤炭开采、沉降,到修复、再生的刻骨铭心演变。
2018年5月,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照明设计所受邀为南湖旅游景区设计了亮化提升方案,由通联照明进行施工。这个工程建设面积约5平方公里,以一轴两翼划分,囊括1号门外广场凤羽、唐山城市规划展览馆、丹凤朝阳雕塑、龙山及龙山阁、国内园共31个城市园;雕塑园、设计师园、糖果王国、国际园10个展园;环龙泉湾、云凤岛、凤凰台、南湖大道、建设路共53个大小节点。2018年10月1日亮灯,一夜之间,唐山惊艳了全世界,国庆期间涌入游客量超过120万人次。一时间,唐山成为新的热门旅游城市。
通联照明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该项目整体设计周期将近三个月,自2018年8月15日开工,施工历时45天,近1,000个小时。据了解,本项目体量大、任务急、工期短,全体项目人员去到工地,下到现场,技术团队与施工人员同上班,同下班,他们根本记不清当天是星期几,只知道距离交工还有几天;为安全优质高效地推进施工进度,制定“晴天抢、大雨躲、小雨干”的施工计划,采取“人休息机械不休息”的方式,白班晚班轮班作业,所有人员自开工以来,主动放弃了节假日和星期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是通联团队整个九月份的日常;正值酷暑季节,高温高湿、蚊虫叮咬,工人们通宵调试灯光,往往汗流浃背;项目督导检查小组紧盯现场情况,对所有危险地段的施工都采取了防护网、安全绳安全帽、钢结构脚架等安全措施,始终把工程的安全、质量放在首位;负责人坚持每天召开简短有效的碰头会,总结当天工作,解决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梳理次日工作任务、人员安排。施工中出现的难题,项目管理部及设计人员第一时间出现快速解决问题,为施工赢得宝贵的时间。通过837名设计施工人员的倾心打造,一共安装灯具15万套,管线敷设500公里,最终实现“金凤展翅,最美南湖”。
“项目负责人早上5点就到现场,干到晚上12点多,全力以赴一定要做最好的,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我是想的美,他们是做成完美。两者之间缺一不可,为了实现我的想法,背后要做很多工作,努力给唐山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联人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赢得了该项目总设计师朱剑修的高度评价。
经过两个月的匠心耕耘,几十个日夜的细致打磨,终于迎来这场震撼的南湖灯光秀。无论是描绘影像的一束光柱,还是照亮角落的一处微光,都凝聚着匠心与汗水,这是南湖以最完美的姿态对唐山这座城市的隆重礼献。
主题创新
南湖灯光秀的照明设计以“金凤展翅、最美唐山、最忆南湖”为主题,全方面展现唐山别样精彩。 山水文明之光勾勒湖光山色 神奇智慧之光展现凤舞声光 多彩温情之光点燃浪漫激情 柔美雅致之光烘衬经典厚重 |
“金凤展翅”是形容南湖的地理空间。根据中轴线上的载体特征,龙山阁为视角点,利用灯光语言,将丹凤朝阳雕塑、城市规划展览馆、1号门凤羽三者相连,构筑成凤凰意向,通过声、光、电的结合,呈现凤凰展翅飞舞的壮丽景象。
丹凤朝阳
凤羽:1号门入口处的“凤羽”,造型类似凤凰尾巴。通过灯光设计,精细地突出凤羽造型的结构特点,同时丰富的色彩灯光,将凤羽进行具象化塑造,彰显出热情欢迎的灯光气质。 城市规划展览馆:进入凤羽,映入眼帘的是城市规划展览馆,缓步拾级而上,脚下的台阶在TJ-150台阶灯均匀的光线照耀下,犹如月光倾洒下的玉石;建筑立面上排布的点光源让墙面匀亮似雪;建筑两侧的灯光,明明灭灭,好似凤凰振翅,高贵与优雅尽显其间。 唐山城市规划展览馆 丹凤朝阳广场雕塑:通过金黄色的灯光,将它变成了一只金凤,在漆黑的夜晚,散发着金色的光芒,那光芒就像引路使者,为唐山人民指引方向。而从凤羽到丹凤朝阳广场1,400米的距离,更象征着唐山开埠140周年的历史。整条轴线上都是以金黄色的灯光为主,成为了承载唐山历史人文的精神主轴。 |
据介绍,龙山阁是南湖景区的至高点,巧妙的灯光设计技巧,层层打光,明暗相间,形成光影的交织,充分展示出唐风建筑的造型特点和风格魅力。低色温的灯具呈现出金黄色的光,再配合龙山整体的视觉效果,呈现出宛如天上宫阙、琼楼玉宇的视觉感受。游客站在龙山阁俯视金凤展翅,光与影交相辉映,呈现唐山千年古韵、百年文明、城市嬗变的华章,深刻地感受到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壮阔、热烈。
龙山及龙山阁
“最美唐山,最忆南湖”形容的是南湖的山水空间。南湖在唐山人民心中,意义非凡。当夜幕降临时,漫步在南湖之畔,水面、木栈道、环湖景观及两山一岛(两山即龙山、凤凰台,一岛即云凤岛),构成上中下、远中近,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通过灯光展现远山近水的唯美风景画卷,形成最深刻的南湖印象。
节点创意
循着丹凤朝阳面向的方向望去,在那一片柔美的灯光中,是江南的水榭亭阁。按照我国园林园艺派系及地域差异,划分为河北园、皇家园、江南园、西部园、岭南园、现代园6个主题园,以及台湾园、盆景园两个专题园,共31个城市园。设计团队充分挖掘建筑自身的结构特点和风格魅力,通过和谐柔美的灯光充分展现了东方园林的独特韵味。
国内园
国内园-皇家园
在南湖景区的设计师园区域,加入了以爱情为主题的灯光设计——爱情漫道。在999米心型道路上,根据爱情的浪漫特性设计文创主题:包括“手牵手,慢慢地走”,形成一条花瓣投影大道;“在这份爱上设一个时限”,形成一条穿越时光的爱情隧道;“陪你去看流星雨”,使用两道半圆形的围墙,设置媒体屏使其具有环幕电影的既视感。整个设计师园里,灯光塑造出各种主题的唯美场景,无不体现着浪漫气氛。
爱情漫道
另一侧的国际园,以西方园林的手法进行建造,灯光手法不仅突出了西方园林的建筑特点和园林布局,而且充分展现出别样的异域风情。
国际园
工艺技术创新
设计团队介绍,唐山南湖旅游景区亮化景观项目载体丰富多样,包含山、水、亭、阁、桥、建筑、雕塑等,根据不同的载体,定制不同的节能环保型LED灯具,遵循见光不见灯原则,不破坏白天景观,使夜景达到最佳效果。例如,上树安装灯具时,采用定制灯具外形、鸟巢和树藤管,线缆外套上树藤管,绕树而上,灯具放入鸟巢内,不仅实现“见光不见灯”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园林景观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使用户外投影机,将单个的投影画面拼接融合,形成长达270米的投影大道,同时利用人体感应技术,形成互动效果;媒体屏安装时,表面增加一层半透明的亚克力板,进行防眩光处理。
云凤岛
从地理上说,唐山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冬季长期处于零下,夏季持续高温,线缆、开关电源外的保护套管,采用耐高温、御寒的工艺技术,确保灯具能够在极寒极热的环境中长期亮灯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唐山南湖旅游景区亮化景观项目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将灯光进行分时段调控,设定节能、平日、节日3种开启模式。同时融入声音控制,由总控制台对整个项目的灯光、音效进行全方位管理、一键切换播放内容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展现出非凡的视听效果。声音使灯光拥有了“灵魂”,灯光让声音获得了“质感”,而统一控制、和谐搭配的“声光电”,为世人呈现了南湖的流光醉芳华!
NO. 2|贰
当灯光邂逅文旅
自2018年10月1日唐山南湖灯光秀华彩绽放后,南湖已成功“引爆”旅游潮。
据统计,10月1日,南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2,708人,比2017年10月1日增长880%。其中,2018年10月5日接待游客22万人次,超过2016 世园会试压的单日游客最高峰21.8万人次,中央电视台1套、4套、13套的《新闻联播》《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等栏目分别报道了南湖盛况,微信、微博等朋友圈被刷屏,“南湖时代”实现了良好开局。
作为唐山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城市新名片的举措之一,南湖灯光秀项目对于提升南湖区域景观品质,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推动城市夜经济发展,促进唐山经济结构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唐山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国庆长假期间,唐山共接待游客38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5%、46.2%。
同样,业主方对于整个灯光秀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也表示满意,“尤其是项目在设计创意、组织施工、效果呈现等几个环节上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最终呈现出最美丽的南湖。现阶段工程整体亮灯正常,灯光控制智能化,运营维护便捷,管理方便。总体而言,项目落地后,实际运行过程中,前端效果理想,后端控制流畅。”
曲栈清荷
“景区精品业态非常多,通过灯光秀吸引了来自京津冀乃至全国游客的光顾,景区餐饮、娱乐等业态经营效率提高非常显著,带动了景区周边相关业态的活力,对区域房价的提升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唐山世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事实上,这场时光交错、融合科技与时尚的灯光大秀与唐山的相遇绝非偶然。唐山一直在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方向和途径,努力将其打造成“北京后花园”、京津冀重要旅游休闲目的地和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城市。
如今,灯光秀、灯光展等夜间文创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凸显。相信南湖灯光秀一定会激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篇章,为唐山市民和广大游客带来别样精彩,不断推动城市夜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阿拉丁神灯奖考察团评语
2019年4月11日晚,在通联照明的组织下,一行近 20 人走进唐山对“南湖旅游景区亮化景观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阿拉丁神灯奖考察团的成员们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照明学会专职副理事长高飞:
南湖灯光秀项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安全;二是节能环保;三是拥有很多创新点,项目融入了很多新手法、新技术,包括根据场景精心设计了烟雾、光电等效果,着力打造唐山城市“夜经济”新名片。我认为这个灯光秀项目对将来唐山的文化旅游、城市经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打破了原有对唐山的印象,原来一说唐山,感觉就是一个小村子,唐山人穿着绿裤红袄,但这次经过施工设计单位以及业主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灯光演绎了唐山的全新形象,对唐山特色和历史文化进行了梳理,为城市发展聚集更多人气。
北京照明学会秘书长王政涛:
这是我第二次来唐山看这个项目。这个作品将灯光用得非常极致、精准,通过灯光将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同时充分考虑到了眩光,包括色温、眩光控制得都非常好。此外,这个项目采用新技术 LED 灯具,以先进的智能控制手段与创新的视觉表现手法,构建了令人震撼的整体大联动和层次更加丰富的立体演示界面,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确实,过去我们一提到唐山,想到的是大地震、是煤城,现在通过南湖灯光的改造给人们一种非常好的印象,而且项目把南方的一些东西引到北方来,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据悉,去年十一期间该项目吸引了10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另外项目也非常好地利用了原先园博园中各个省市的庭院遗址,通过灯光改造,使其变成了吃、喝、玩等场所,让人们来后能长时间逗留,而且项目采用灵动的金色凤凰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灯光改造得非常成功。
中国照明学会照明设计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孙景山:
整个项目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一是项目的创意手法从当地的文化入手,深入挖掘、整合。事实上很多人不了解唐山,唐山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有魅力的城市,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也是冀东文化的发祥地,新时代唐山是河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特别是南湖这个地方历史比较厚重,后经过唐山大地震,唐山人在废墟上凤凰涅槃又站起来了。该项目把过去的历史结合现在的发展,最后呈现的是凤凰又展翅,给唐山人民带来了美好的愿景,也体现了新时代唐山人民的期望。第二,设计单位对项目的总体把握能力很强,将园、城、湖整合形成一个整体思路,以金黄色的灯光为主,色彩光用得让人们感到舒服,东西做得有内涵,它必然有吸引力。第三,我觉得这个项目在技术和艺术手法上有所创新,感到挺震撼。另外,很多细节上都体现了节能、环保、以人为本,从民众游览的视角出发,这个立脚点值得借鉴。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袁景玉:
我来自河北,是石家庄人,又是唐山的姑爷,无数次来唐山,最近几年来过南湖好几次。这次的南湖灯光秀,让我有幸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唐山南湖,非常震撼。唐山是个传统工业城市,这些年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在向新型生态文明城市转型,生态、环保和文化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南湖景观照明这个项目非常有代表性,在照明景观提升、城市生活改造、文化旅游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典范作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夜间休息、观赏的环境或景观,而且对于唐山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从照明专业技术角度,这个项目在设计手法、生态保护、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细节处理、产品品质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做设计某种程度上就是讲故事,如何在情感上打动人,这点非常重要,南湖灯光秀就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值得将来其他项目学习和借鉴。
天津市照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秉云:
这是我第一次来唐山,对唐山没有过多的了解,唯一了解的就是大地震。这次看了南湖灯光秀,对唐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最近两年大的项目很多,有点千篇一律,不管从色彩,还是从动静结合上来说都有点闹腾。南湖项目塑造了一个适宜人居的环境,主题定位精准,找准了视觉点,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和谐,灯光的色彩、色温、照度等方面繁而不乱,而且文化品位很高,艺术效果也很好,细节处理得很精致,体现了照明人的工匠精神。总体来说,这个工程给我的印象特别好,我认为归功于设计、施工和设备控制(包括光源灯具)的完美结合,通过团队共同努力演绎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个大作。
河南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冯健:
我认为这个项目做得很精彩。印象比较深刻是龙山光影表演秀,还特意拍了视频,作为以后培训课程当优秀案例来讲解宣传。同时南湖灯光秀成功地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说明照明设计师的专业水平越来越显著了,好的灯光环境对当地夜游经济的提升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我本人第一次来唐山,参观这个文旅灯光秀发现唐山夜景很美丽,也非常有吸引力,这个工业城市已不是我想象中“傻大笨粗”的初级工业化城市。照明设计师懂得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使用灯光来演绎表达曲水流觞,通过丰富的灯光语言,让游客们沉浸在夜晚旅游的乐趣中,并吸引全国更多的业内人士来观摩、学习,这是非常好的局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穆怀恂:
现在全国各个城市都纷纷在文旅项目上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自信。这次现场看南湖灯光秀,感触很深,唐山南湖的灯光亮化融合了地域环境特征,赋予了相当的文化内涵,让光色的变化有了灵性,例如龙山凤池、单凤朝阳雕塑、水墨工韵的渲染烘托,都捕捉到文化脉络与环境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丹凤朝阳广场、会展中心、大剧院都是用单色光来彰显和突出建筑本体的文化底蕴,美人之美,灯光设计恰到好处。在重要的节点上做得有张有驰,这是我特别感动的一点。我比较喜欢这个项目单光色的运用,但在同光色中色温、光比如果能增加一些调节可能会更有层次、更显和谐、更柔美。另外,配乐方面,将来如果能进一步结合地方民族文化的特点,请人专门做一些音乐,有高潮、有铺垫、有渲染,更婉转、悠扬,配上这么美丽的光色肯定会更好。我认为这个项目在文旅灯光城市亮化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作用,给我们带来城市文化自信的提升。
徐州飞亚泛光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伟:
我认为这个案例做得很成功,首先从设计上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挖掘用了很多心思,对城市的需求和定位把握得非常准确。我觉得作品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设计把控、精准施工、灯具选择,以及业主全力支持和配合息息相关。我认为南湖灯光秀极大丰富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唐山城市“夜经济”的新名片,有力带动南湖区域整体产业发展。唐山既有经济实力,也有智慧头脑,相信业主能够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将灯光与商业运作结合,继续完善做得更好,未来会带来更大的效益和活力。
NO. 3|叁
背后的“造光者”
南湖旅游景区亮化景观项目作为通联照明继潮州“一江两岸”亮化项目之后 , 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技术创新上又一经典之作,她的点亮,于唐山而言,是城市宣传的一个出口,更是城市的形象担当,而于通联照明而言,是一次向整座城市展示品牌实力的机会。
潮州两江一岸项目
潮州灯光秀和南湖灯光秀对通联照明来说都是有代表意义的项目,两者把灯光与人紧密结合,在当时联动媒体屏井喷的时候独树一帜,结合当地文化打造的文旅性主题灯光秀,使当地老百姓看得懂,外地游客看得过瘾,灯光人看得出色。“主题灯光秀是通联照明亲自打造的金名片,且这张金名片也会在全国其他地方得到发展。”合作伙伴勇电照明如是评价。
沙县公园城市夜景照明项目
相对于外界的高关注度,通联人却是波澜不惊,异常平静。这两个项目的成功主要基于通联照明多年来对于专业照明的理解与坚持,以及专业精专长久目标的打拼,背后离不开通联照明团队的努力。
这两个项目一南一北,一个是市政项目,一个是文旅项目,首先是体量大,其次项目的范围广。由常规照明到情景照明,最后到比较完整的SHOW,市场认知度也逐步增强。对通联照明未来市场的经营或者市场的拓展是有比较大的意义。这是也是通联照明为大自然空间打造有情有艺的光环境,用一个个经典作品做出的表率。
那么,通联照明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让我们从其管理者、员工、合作伙伴身上来寻找答案!
低调的潜行者
通联照明,诞生于沿海,成长于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福州。向海而生,融入了通联企业的发展基因,她有宽广的胸怀,开放的基因,对城市发展脉络的判断更具前瞻性,其精心打磨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独特的魅力,形成契合的城市意象。透过通联照明的照明工程,仿佛能窥探城市灵魂深处的追求。
打开通联照明成长的数据库,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作为一家集设计、采购、施工、维护于一体的照明系统建设综合运营商,通联照明在城市空间光环境规划、文旅灯光策划运营、灯光节建设运营、大型光雕艺术作品创作及各类照明工程设计、施工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照明创意设计、灯光策划、灯具选型、造价预算、安装施工、效果调试、智能光控、培训维护等完整的服务体系。通联照明先后承建了诸多重大工程,并把每一个夜景项目做成精品工程。其中,潮州一江两岸夜景灯光秀项目荣获 2018 阿拉丁神灯奖之“十大奖、优秀工程奖、最佳人气奖、网络人气奖”,就是通联照明强大的品牌实力最好的背书之一。
多年来,通联照明始终坚持“诚心、专心、匠心”的经营理念,在面对中标项目时,通联人经过解读、踏勘、规划、创意、沟通、作图、验证、调试等过程,一丝不苟,以“工匠精神”全心打造每一个照明精品。与此同时,通联照明与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勇电照明、光联照明、欧锐杰等多家优秀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和增强竞争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通联照明陆续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企业”、“阿拉丁神灯奖”、“中照照明奖”等殊荣。
守初心使命
目前,经过多年深耕发展,通联照明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照明系统建设综合运营商。当然,这份成绩属于所有通联人,在这份成绩的背后,也处处闪耀着通联人的果敢和开拓精神。
中国照明行业有数以千计的品牌崛起,又有数以千计的品牌倒下,而通联照明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通联照明发展至今已有15个年头,十几年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行业有高潮有低谷,感悟最深的就是要做精做深,坚持专业的导向。在面对挫折时,要能败懂败,才能生存更稳、更长久。”通联总经理郑钢谦虚地回应道。
通联照明的市场定位是:以二三线城市的优秀作品,向一线城市不断延伸,但这不意味着把自己定位在二三线城市。郑钢坦述,“主要是看市场,市场对工程企业的认知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项目做得好不好,最后比拼的是硬实力跟实际效果,所以我们坚持的原则就是,脚踏实地把每个项目作品做好。”通联人始终坚持一份初心——为大自然空间打造“有情有艺”的光环境。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照明领域一站式顶级专业照明服务商,用匠心打造精品,让“光之美”绽放在城市夜空。这是他们对自己事业最真实而深情的热爱。
2019年4月,通联照明荣升“双甲”,这是通联照明坚持专业,做精做专的一个必然结果。“所谓双甲,只是意味着你在专业照明行业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已,对于通联照明来说也是一个新起点。”
郑钢继续说:“我相信不是双甲级的企业坚持专业导向也能得很好。因为市场对企业的认可度靠的是案例及作品。我们还是要做精做专,永无止境,做出更多更精彩的光作品,营造出更多更好的光环境。当然,获得双甲资质以后,进入照明工程领域的第一梯队也是通联照明坚持的方向。”
在通联照明的经营理念中,规模并不是最重要的考量,价值和回报也至关重要。有回报企业才有真正的价值,企业才能良性发展。市场是无止境的,只有扬帆远行,做精做专才能做长做久。
有情有艺的理念
如果说创业成功靠的是技术实力,那么守业靠的则是企业文化了。在和通联照明团队的交流期间,笔者时刻能感受到企业家的责任感和员工的归属感。回顾通联照明15年发展进程,郑钢说靠的是“有情有艺”,靠的是“向心聚合”,靠的是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的引力。
关于“有情有艺”的理解,他认为,“有情”就是坚持真心去打造,专心去经营,诚心去投入,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有艺”则是讲技艺,坚持匠心。通俗来说,就是全情投入到光环境的创作中,坚持当下最高的技术手段来打造精品,这样的项目才能让大家认可。
在通联照明的目标里,客户满意和员工幸福同等重要。在和通联照明员工交流中,最直观的感受是:通联照明是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领导者以真诚之心来经营企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无时无刻让员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这里,有志同道合的目标,也有互相帮助关怀的人文情怀,大家都在为梦想而努力,感受到的是亲近与和谐。
在员工眼中,公司领导对待员工诚心、谦虚,也很有耐心,对待工作认真、务实,始终保持匠心精神。谈及在通联照明印象最深的事情时,一位工作了9年的老员工说,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老板都会问一圈,单身的、在福州的都会被老板叫到家里聚餐,很暖心。
“在2018年的年会上,公司承诺会尽最大的努力带领大家创造更好的未来。公司领导除了考虑如何在行业里深耕细作,更考虑到整个团队的发展,让我们有了很强的归属感。”这是通联照明员工的真实感悟,他还谈到,公司发展到现在,离不开领导们的带头作用,也不离这个大家庭的文化氛围。
在通联照明工龄超10年的员工超过半数。10年里,从初入公司的“门外汉”到“设计行业优秀工作者”,在通联照明提供的舞台上快速成长起来的员工很感性地说,“团队之间的关爱,团队之间的友情,值得大家去珍惜,很多时候,我不觉得照明设计是很枯燥乏味的事情,起码在我们公司不是,而更多的会感觉到团队的力量,像是在打仗。”
从优秀到卓越的路上
同样的,通联照明认真踏实做事的态度和诚心做好作品的情怀,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所以,许多照明设计大咖和乙方与通联照明都结下了很深的盟友关系。
务实、有远见、敢于突破,这是通联照明给合作伙伴留下的第一印象。“他们对待项目的认真务实程度让我们感到钦佩,为了实现项目的效果,达到好的项目实施品质,对项目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非常认真细致,并且在有些环节上会为了效果而牺牲利润,来达到整个项目一个好的效果。团队领导都扎根在一线,以身作则,把控细节。整个团队具有钢铁般意志,不怕难关的精神。在任务紧,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都能攻克困难,积极完成任务。”欧锐杰总经理傅创业毫无掩饰对通联照明的赞赏。
光联照明总经理王刚亦表示,“通联照明团队非常务实,能打硬仗,对待项目一丝不苟,注重项目品质,是一支能出优秀作品的好团队。”
勇电照明也持同样观点,“通联照明始终坚持用心打造精品工程,几年前当福州本地的几家施工单位还在血拼房地产项目的时候,通联照明就开始在省内几个县市做整体亮化,得到不少好口碑也积累了经验,对内也注重设计团队的建设,为以后晋升双甲早早打下了基础。”
在傅创业看来,通联照明作为一家双甲单位,主攻文旅照明,比如潮州灯光秀、唐山南湖灯光秀项目都做得非常成功,在行业内形成鲜明的特质和优势。“我比较认可的是他们选择项目非常专注,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面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王刚认为,团队负责人项目实施管理经验丰富,坚持高标准做好优秀作品的决心是带领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勇电照明还谈到了一个细节,“每次去通联照明他们领导基本都赴施工现场了,但公司的氛围非常良性,有干劲,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前几年通联照明有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但是绝大部分员工们选择和通联照明一起,最后挺过来了并且公司有了极大发展,从潮州灯光、唐山南湖开始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对于今年通联照明荣升“双甲”,合作伙伴纷纷表示祝贺。“这是福州首家,整体实力在福建也是首屈一指,有了‘双甲’,算有了一些大型项目的基本入场券,对于我们来说多了一家重要的专业性强的‘双甲’单位。相信今后随着通联照明的不断壮大发展,我们也会相应得到重大的发展。”勇电照明如是说。
王刚总结道:通过最近几年的积累,用作品说话,让更多的同行、伙伴和业主看到了通联照明的实力,相信它未来一定可以持续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未来,永不止步
对于这些年取得的荣誉和成绩,郑钢说了一句:我们没什么值得自豪和骄傲,只是坚持做一些好作品。他解释说,“我们还没有骄傲的基础,双甲公司也可能被市场淘汰。行业竞争激烈,一不小心就会落伍被淘汰。我们15年坎坷走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更看重未来15年后通联照明的样子。”
他这样评价自己:知耻而后勇。在他看来,知不足求上进才是企业保持不断发展的动力。企业越发展越专业,有作品,有市场,有未来,才有意义。
那么,对郑钢而言成功是什么 ? 他回应称:“我觉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不敢轻言成功。不过坚持都是值得的,对我而言,团队不断地发展进步,每个案例都能得到业主和大众的认可,就是成功的收获。”
从设计角度,通联照明追求的最终还是生活的光或者是服从于大众的光,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如何将创意设计和情景设计融到整个大时代的发展中去。
在通联照明的构思中,希望做永立行业潮头的先行者,一是要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二是要懂得优化,三是要坚持做精做专路线。对于未来的规划定位,通联照明也有了明确蓝图:打造中国专业照明领域执行力最强的照明服务平台,这也是通联人的目标和使命。
【编者后记】
低调、务实、专业是通联照明的标签。通联照明高频词是“做精做专”。从福建走到全国市场,始终贯彻的是做精做专做长做久的战略,而“坚持”也是通联人的代名词,坚持专业的导向,坚持知败能败的信念,坚持“有情有艺”经营理念。坚守着,努力着,从南走到北方,未来,通联人不忘初心,行稳致远,逐光前行……
NO. 4|肆
朱剑修:光让唐山轻盈飞起来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照明研究所所长
唐山南湖旅游景区亮化景观项目总设计师
编者按
2018年9月30日晚,一场华美的视觉盛宴是唐山人的共同记忆之一。这场灯光秀的美是如何构思、打造出来的?从图纸到实景,想象的实现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历程?南湖灯光秀项目总设计师朱剑修为我们解读了“逐光”背后的故事。
01这场秀的心得体会——我心飞翔,金凤展翅
2018年5月23日,我第一次去唐山,和许多人一样,熟悉的名字,陌生的城市,记忆中的唐山似乎是大地震的代名词。地动山摇的23秒,猝不及防,24万生命葬身瓦砾,满目疮痍,孩子们的眼泪、惊恐和木讷,让人震撼和无语。纪念碑下,我的表情是庄严和肃穆的,沉重而压抑,久久不能忘却。
如果没有这场灾难,一定能在熟悉的街道上看到许多洋房和特色街区。燕山下,渤海边,美丽的凤凰山传说神奇美妙。钢铁煤炭,宝地生财;能文能武,英雄故里;动车之城,名扬万里。在工业博物馆,多项“中国第一”在唐山诞生,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述说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金凤展翅
走进南湖,恍如隔世,从黑白到绿色,面对灾难,唐山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岁月静好,钢城煤都亮出了新的底牌,绿色生态的名片,“我家有蓝天,我家有大海,蓝天下,大海边,春暖花开;我家人善良,我家人和蔼,在脸上,在心中,真真的情怀”。一曲《唐山等你来》道出业主厚重的嘱托。南湖是唐山的城市客厅,南湖是唐山的“名片”,让夜色成为南湖的最美风景。
学习参观和调研时相当紧张,市委宣传部的领导陪着我,如数家珍,亲切和蔼,把亲身经历大地震和南湖的巨变娓娓道来,让人感同身受。说实话,回来路上我情不自禁地哼起“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带我飞,给我希望”。我希望南湖的光是轻盈的,摆脱所有的束缚,驭风飞翔。
从生死苦难的凤凰涅槃,有凤来仪、丹凤朝阳、龙和凤,很民俗。据说全国凤凰城有33个,以凤凰命名的不计其数,凤凰是中国古代吉祥物的象征,仔细看看中国地图,就是凤凰,人们向往居住在一个美丽而又充满幸福的地方,所以把自己的家乡称之为凤凰城。唐山南湖和凤凰之间血肉相连。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不断完善生命的过程。唐山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苦难是记忆,共同的烙印,涅槃重生,再次升华,眼前高耸入云,76米高度丹凤朝阳雕塑,白天坚毅而骄傲,她是唐山的图腾。城市意识,从根本上也是对城市空间一种审美体验和心灵感受,这种体验来自城市的建筑、雕塑、活动的人、树木和街道等一系列高度组织化的物像和空间位置,来自于大家对某个地点和标志的认同,所以不仅是形式的,更是心灵的。
照明设计不仅是对公共空间的解读,更重要在于对意识、记忆的提炼和表达,城市的特色和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记忆创造。照明设计是将这种记忆放大,引导人们阅读和体验。改造前的照明,广场都亮起来,主体雕塑却漆黑一片,仿佛近百年的钢水熔炉打翻在地。走在广场上你感到广场是灼热、燃烧的,脚步是急促的,缺了魂。
所以设计意象是丹凤朝阳自带光芒,它是一个生命体,会呼吸、有表情,它和周边、远处的建筑,以及山水呼应。通过控制技术,不同的照明方式,让雕塑发出金光,仰望是神的光,而前行没有多余的光,是舒适、人行的光。在广场上,光线的变化,风的吹拂,孩子们嬉闹的身影,调动所有的感知,这种感受带来的乐趣产生独特的记忆,产生场所记忆的存储和对城市生活的依恋。
金凤展翅,不仅是个照明设计意象,当一座城市开始感知艺术,就意味着这座城市开始走向都市。艺术诞生于庙宇高堂,却经由人们在广场传承发展。好的照明,尊重山水、尊重审美,致敬城市、致敬信仰,发现城市艺术之美,本质上是在传播审美的学问。探讨设计的价值和魅力,在于以怎样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面对,如同一部美妙的交响乐怎样来听,怎样进入它的意境。
非常幸运,2018 年9月30日下午,南湖边,龙泉阁,雨下过,天边架起了彩红,像歌中唱的,“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02修饰“唐潮”——唐山和潮州
2017年我设计了广东潮州一江两岸,2018年完成了唐山南湖夜景照明设计。2016年做西湖规划是修的“湖说”,现在升级版来了,修饰“唐潮”。唐山和潮州很像,地理上都有“凤凰山”,都是港口城市,都是“湖城一体”,产业上都生产陶瓷,都是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最重要的是,照明设计让他们都有了新的晚礼服,夜色成为市民的骄傲。
在设计过程中,立足于改造和提升。文旅灯光的特性,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山水和自然的和谐。当然,城市空间不同,载体不同,市民不同的心理状态,设计手法却是相同的。有人说,看完潮州和唐山,不再是照明设计,而是夜空间的导演。不同于普通景观照明,而是糅合更多公共空间的元素。潮州灯光秀是截取此岸和彼岸的风景,8分钟“当当当”,“声光电”用音乐为轴,山水灯光为演员,明灭起伏表达出“潮州人”敢打爱拼闯天下。唐山亦复如是,尺度更大,俯视广场,凤头、凤身、凤尾,活龙活现,把空间各元素整合起来,音乐的节奏让灯光语言灵动起来。
说不同点,潮州古城和南湖园博会是不同尺度的。潮州古城是小尺度,近人尺度,是步行空间。唐山南湖世园是大尺度的。现代空间注重功能,现代道路基本是参照汽车通行速度越快越好,但对于传统文化可能是一种割裂。在南湖公园第一次进广场,我是坐着电瓶车,来回1个多小时,环境界面不是很友好,分不清哪个入口,走累了看不到人,买不到矿泉水。潮州古城步行街入口用石墩子防止车辆的进入,基本是步行空间。相同的问题都是静态交通,没地方停车,潮州连续两年春节都因为交通成了全国最堵的城市。真的是“每天的交通阻碍我所有的梦”。大尺度的城市广场比较难布光,空旷无主题,高杆灯和低位照明的草坪灯,勾边的小品,LED广告屏刺眼的光形成夜空间,所有现代元素一点也不细腻和精致,没有章法。所以,对于南湖设计我希望形成序列感和带入感,树林、小品,廊下不同空间能协调起来,分开是不同的风景,起舞时别样精彩。
未来的照明设计,一定是视觉和听觉共同的效果,广告也好,电影也好,最重要反映的是主题,当确定了主题,所有的音乐和画面、技术和手法都往这个主题去靠。照明设计让观众去认识美,美是没有标准的,每个人都有不同定义。我想展现的美,就是这个地方生活的镜像。美的表达方式有很多,但作为中国设计师,更加扎实立足于东方传统生活,又不拘泥于此。让夜景看起来逼真、精确。从大自然汲取灵感,变形出流动的形态,雅致的曲线,斑斓的色彩,精致的艺术形式,看起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