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鼓楼关闭木建筑本体照明设施 改为夜间泛光照明模式

2019/12/9 14:02:11 作者: 来源:东方新闻栏目、华商报、西部网、陕西交通广播等
摘要:近日,西安钟鼓楼保管所召开专题会,研究文物消防安全工作。会议中明确,西安钟鼓楼照明调整为夜间泛光照明模式,关闭木建筑本体照明设施。

  近日,西安钟鼓楼保管所召开专题会,研究文物消防安全工作。会议中明确,西安钟鼓楼照明调整为夜间泛光照明模式,关闭木建筑本体照明设施。

  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对钟鼓楼进行安全大检查,排查消防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并将钟鼓楼调整为夜间泛光照明模式,关闭木建筑本体照明设施,并开展全面检查。

  同时,还将邀请文保照明领域专家,结合钟鼓楼夜间照明系统使用期已到的实际,抓紧完善夜间照明方案,尽快组织实施。

  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装灯具搞“亮化工程”(点击跳转),在文物建筑外安装灯具的要保持安全距离。

  意见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外文物消防安全形势严峻。俄罗斯新圣女修道院、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皇家马厩与马术学院、日本首里城等相继发生火灾事故,一大批文化遗产遭受了严重损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我国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我国文物火灾时有发生,近十年来国家文物局接报文物火灾事故150余起,今年以来,四川云岩寺、贵州东山古建筑群、安徽黄田村古建筑群、青海隆务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山西、江西、浙江、湖北、福建等地也发生了文物火灾事故,教训极为深刻。

  文物圈人士:

  安装在建筑本体上的轮廓灯显然不符合要求

  “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装灯具搞‘亮化工程’”,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

  陕西省文物圈内一位人士认为:“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装灯具搞‘亮化工程’”这句话虽然很短,但非常重要。包涵了三层意思:

  第一,“文物建筑”四个字的理解,“文物”是指所有进入县保以上范围的,包含了国家级、省级、县(市)级三个级别,“建筑”自然是指高出地面的,地下遗址不包括在内,同时并没有对不同材质的文物建筑进行区别分类;

  第二,“不得直接安装灯具搞‘亮化工程’”,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以后不能直接在文物建筑本体上安装灯具了,同时在受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施工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审批,但并没有说不可以采用投射等别的形式来照亮建筑;

  第三,已经在文物建筑上直接安装了灯具的显然不符合要求,所以已经安装的用来勾勒建筑轮廓的灯具,应该是要拆掉的。这些直接安装在文物建筑上的灯具,即便是冷光源也会存在电路的安全性问题,在安装时还要固定打眼,这就会对文物建筑本体造成破坏。

  “之所以这样规定,初衷当然是为了保护文物安全。文物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烧毁不可能再挽回。所以,做出这样的明确规定很有必要。但我认为,什么情况都不能绝对,如有更先进、更安全的照亮方式,在不违反规定情况下,应该还是可以使用的。所以这一规定并不意味着,钟鼓楼、西安城墙等从此要和夜西安说拜拜。”这位人士说。

  当前,全国一些地方还存在文物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消防基础薄弱、管理粗放、火灾防控能力不强等问题,电气故障、生活用火、燃香烧纸、施工现场违规动火等文物火灾隐患依然存在,亟需从制度机制入手,全面加强和改进文物消防安全工作。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西安钟鼓楼目前的照明设施是直接安装在本体上,一定程度上会对古建产生风险,相对来说泛光照明就更为安全。

  所谓泛光照明,是通过钟楼的基座和外围花坛里的灯光等进行照明(即在建筑外部的照明形式)。文物本体木结构上的灯光和线路取消后,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安全。除了能够解决建筑本体照明设施不能解决的安全问题,由于它营造了一种使建筑比周围环境更显明亮的视觉效果,所以可以在夜间更大程度地突出建筑立体感和建筑形象,进而有更好的观感。

  来看看网友评论:

640.webp.jpg

  延伸阅读:

  新规出台:

  文物、博物馆开放期间,每2小时防火巡查一次

  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指导意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重点强调要科学评估火灾风险,列出火灾风险隐患清单,加强制度建设;要严格生产生活用火,文物建筑用于宗教活动场所或者民居建筑等确需动用明火的,必须加强火源管理,指定安全地点,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并由专人看管,做到人离火灭,非宗教活动场所的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得燃灯、烧纸、焚香;严格安全用电,文物、博物馆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电气安全检测维护,严格落实用电管理制度,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装灯具搞“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筑外安装灯具的要保持安全距离;严格用火用电和易燃可燃物品管理,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工地和大型活动消防措施等。同时,文物、博物馆单位要严格检查整改火灾隐患,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防火检查,每日定期开展防火巡查。对社会开放期间,每2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并强化夜间巡查。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要加强对本辖区内文物、博物馆单位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实施挂牌督办。

  钟鼓楼亮化工程背后的防御措施

  西安钟鼓楼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钟鼓楼点亮工程主要采用的是投光、上面俯射光源等形式,轮廓光源和投光相结合,屋檐上主要采用了灯杯来进行轮廓勾勒。钟鼓楼的消防目前是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来进行立体防御。因为上面有照亮工程,有专业电工24小时监护,尤其是晚上开启时,通宵都有电工在监护。平时每天都有日常检查。钟鼓楼装得比较多、比较高科技的设施有烟感、光界面探测器、感温电缆等。此外还有微型消防站,配备有器材、服装、设备、人员等,主要作用是一旦发生应急、突发情况,在消防员到来之前可以进行初期扑救。”

  小雁塔:

  本来准备亮化改造,目前项目已被叫停

  西安博物院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原来的亮化急需提升改造。去年西安市准备投资对西安博物院和小雁塔的景观、绿化进行改造等,但政府招标采购完成后,年底说是过度亮化,项目被叫停了。现在几乎没有景观照亮,因为怕有隐患也一直没有开景观灯。小雁塔毕竟也是地标性建筑,游客有需求,节日氛围营造也需要,夜游活动也有需求。但国家出了指导意见,肯定要按照规定来。到底该怎么做,有待主管部门领导来决定。现在我们的消防工作都按照规定在操作。”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