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浙江省商务厅、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意见》,将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多元、靓丽美观、整洁卫生的城市“夜经济”地标,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相匹配的夜间经济体系。
今年3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培育发展夜间经济,支持建设夜经济数字街区,点亮夜经济地图,创新城市新消费场景,营造全天候消费氛围。
5月,省商务厅会同省财政厅、省文旅厅等7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浙里来消费·美好夜生活”为主题,突出浙江文化、浙商文化、江南韵味、都市风情特色,加强夜间经济整体规划布局、优化夜间营商消费环境等。
一系列文件的印发,无疑为浙江“夜经济”掌灯。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缕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近日,省商务厅联合杭州日报推出《点亮“浙里”夜坐标》系列报道,将镜头聚焦全省首批夜间经济试点(培育)城市和重点建设的50个夜坐标,看各地如何以夜为媒,迸发城市新活力。
华灯初上,城市的夜色渐渐弥漫开来,随之涌动的还有走出一天繁忙的人流,人潮涌动、灯火璀璨、美食飘香,夜晚的浙江正式拉开了华丽的序幕。
一段时间以来,“夜经济”成为热词,也成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大背景下,加快发展夜间经济既是贯彻浙江省委省政府“两手硬、两战赢”部署、破解消费市场复苏难题的主攻点和突破口,又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升的重要手段。
那么,在发展浙江省夜间经济方面,
浙江省商务厅有怎样的规划和布局?
城市的夜经济发展如何?
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批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培育)城市发布
日前,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获悉,浙江省将于9月8日举办首批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发布活动,聚焦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及“浙里”夜坐标榜单宣发、全省夜经济指数发布,点亮全省夜间经济地图。
在此次首批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培育)城市的产生过程中,浙江省商务厅同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等7部门对各地上报的试点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并公示,最终产生了全省27个城市作为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培育)城市。
在有关试点(培育)城市推荐的基础上,以美团平台大数据为依据,分析夜间消费活跃度、夜间人气情况、夜间消费好评度等多个维度,遴选出50个重点建设的夜坐标名单。
浙江“夜经济”发展如何?
今年以来,浙江省各地政府从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释放“夜经济”活力。
钱塘自古多繁华,而今夜市尤为胜。前不久,2020杭州仲夏夜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幕,运河文化、南宋文化、西湖美景等杭州“十大夜地标”也随之揭晓,为杭州市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再添一把火。
坐拥“不夜老外滩”的宁波江北,依靠白沙码头夜排档、老外滩特色餐饮等,为市民打造丰富的“深夜食堂”;在鄞州,东裕的夜宵城,舟宿渡的大排档,惊驾路的美食街提供各式佳肴,让市民朋友体验多元的饮食文化。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摇橹欸乃......嘉兴乌镇西栅景区的夜色向来被人称道,如今,随着“乌镇如意桥夜市”的启幕,温柔含蓄的江南水乡,又注入了浓浓的烟火人情。
不仅如此,温州提出将全面发力打响月光经济品牌,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打造“不夜温州”;绍兴举办了夜间消费节,打造“夜宵城”品牌,激活绍兴夜经济;湖州吴兴今年以来已发放夜游文旅消费券达200万元,拉动夜间旅游消费逾30亿。
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多个城市纷纷加码布局“夜经济”,希冀在城市发展的新赛道中站稳。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越来越多的长三角游客纷至沓来,浙江省夜经济蓬勃发展。
未来浙江“夜经济”如何打造?
事实上,发展“夜经济”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更是一道治理考题。浙江省商务厅表示,浙江省在夜间经济发展中坚持“一盘棋”谋划,统筹规划夜间经济发展整体布局、提升城市综合配套保障水平、推进夜间经济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夜间营商消费环境,努力争先创优形成一批在全省乃全国可推广的夜间经济最佳实践、最佳案例。
一是要做好“规划”文章。各地根据“一城一品”建设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塑造城市夜间经济品牌,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商业网点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有效衔接,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高标准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知名度的夜坐标(夜间经济集聚区)名片。
二是要做好“智治”文章。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运作和服务水平,统筹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应用,聚焦有序放宽夜间外摆管制、优化夜间交通组织管理、加强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等领域制度创新,推动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更上新台阶,夯实夜间经济发展基础。
三是要做好“融合”文章。充分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内涵,促进“传统文化”与“年轻潮流”、“老字号”与“新网红”互动融合,提升城市品位;加强数字生活新服务场景运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夜经济IP和网红打卡地;加强商文、商旅、商娱、商体等联动互促发展,着力构建“商旅文娱体”深度融合的夜间经济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