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

2020/9/15 13:50:43 作者: 来源:网信重庆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夜间经济已发展成为涵盖当日18时到次日6时发生的以服务业为主的商贸活动,包括餐饮、娱乐、购物、文化和旅游等多领域,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重庆市委网信办指导下,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专家对重庆2019年近20万家与夜间经济相关的企业和超500万条网络舆情数据、百度指数数据、第三方机构公开数据等进行综合梳理分析,结合疫情下重庆夜间经济的新特征,并参考相关机构、智库的研究成果和重庆的系列政策举措,形成了《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

一、夜间经济生态圈基本形成

夜间经济也叫“夜经济”,由英国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中心地区夜间空巢状况。

近半个世纪以来,夜间经济已发展成为涵盖当日18时到次日6时发生的以服务业为主的商贸活动,包括餐饮、娱乐、购物、文化和旅游等多领域,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市场、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等发挥重要作用。夜间经济发展程度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

夜间经济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目前,国际上明确发布夜间经济政策的重要城市已超过40个,国际城市夜间经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在我国,夜间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长沙、成都、重庆等城市都相继出台政策措施(表1),促进本地夜间经济繁荣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全力打造“重庆味、国际范”的“不夜城”,取得明显成效。

表1 部分城市夜间经济政策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5.jpg

注:数据来源公开信息资料,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整理

夜间经济发展规模日益庞大

根据网络舆论关注度数据显示(图1),夜间经济从2018年末开始快速攀升,2019年关注度创新高。随着各地对夜间经济加大扶持、夜间消费场所的服务市场增加等,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图2),虽受疫情影响,但消费需求没有下降,有机构预测,今年我国夜间经济规模仍将突破30万亿元大关。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jpg

图1 夜间经济网民关注度

注:数据来源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微信,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整理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1.jpg

图2 夜间经济市场规模(亿元)

注: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整理

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多元化

从夜间消费词云图来看(图3),美食、购物、夜市并列第一,其次是酒吧、电影、夜景等。深夜食堂、深夜书店、深夜动物园、夜跑、夜游等新词语也首次出现在夜间经济消费场景中。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2.jpg

图3 夜间消费词云图

注:数据来源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微信,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整理。

二、重庆夜间经济蓬勃发展

重庆夜间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茅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夜市街区、开展夜市文化活动、完善夜市配套设施等举措,加快夜市改造升级,增强夜市消费活力,大力发展夜间餐饮、夜间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丰富夜间经济文化内涵,塑造重庆夜市品牌。

2019年11月16日在芜湖市举行的“2019年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公布的10强城市中,重庆位列十强第一。

2019年12月6日,“腾讯·中国十大夜间经济影响力城市颁奖典礼”在青岛举行,“中国十大夜间经济影响力城市榜单”发布,重庆再次荣登榜首。

2019年重庆灯光指数创历史新高

“重庆夜景家喻户晓”,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在携程、途牛、驴妈妈等旅游网站检索发现,评分和点击量高的重庆游攻略与游记中,几乎都把重庆夜景作为必看内容。

近两年重庆灯光指数相比以往有较大提升(图4)。其中:2018年指数增长最快,2019年重庆灯光指数达到历史新高,较2013年相比增幅达184.53%,年均增长率达10.75%。从夜间灯光图(图5、6)可以看出,近六年来,重庆夜间灯光斑点面积占比从0.129增至0.200,增幅达155.32%,夜间灯光亮度从0.361增至0.744,增幅达206.26%。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3.jpg

图4 2013年-2019年重庆夜间灯光指数

注:数据来源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4.jpg

图5 2013年重庆夜间灯光图

注:数据来源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整理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6.jpg

图6 2019年重庆夜间灯光图

注:数据来源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整理

渝中、江北、渝北成流量、网红高地

研究院选取常态化下2019年11月主城区人口周末流动数据分析,周末时段渝北区作为目的地以5255万余人次当选流量王;作为出发地,渝北(5234万人次)、江北(5074万人次)领跑主城区。马蜂窝自由行旅游网站数据显示,重庆网红打卡必游地评分TOP8晚上全部开放,其中一半来自渝中区。轻轨站客流数据显示,大剧院—小什字成游客流量最大区间。 

重庆火锅店数量堪比ATM机

数据显示,主城九区有1.32万家火锅店面,内环以内区域火锅店密度最大,高达21.7家/平方公里,有网民称,“在重庆找一家火锅店比找一台ATM机还容易”。重庆火锅店分布与重庆组团式城市结构类似,呈“多中心分散式布局”,主城区形成“九大火锅核心圈”,分别为:解放碑、人民路、观音桥、大坪、三峡广场、石桥铺、南坪、杨家坪、大渡口。重庆市火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重庆火锅从业单位从业人数为43.8万人。如果把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加以估算,包括最上游的原料生产基地、中游的火锅调味料及底料制品、最下游的火锅门店和新兴方便火锅在内,重庆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已接近500亿元。

娱乐休闲点亮夜间经济

不完全统计表明:一个城市的夜店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夜间繁荣程度。截止2019年底,从重庆美团娱乐休闲项目供给来看(图7),运动健身、理疗养生、酒吧、KTV的供给比例靠前,运动健身以23%的占比排名首位。

从美团夜间娱乐休闲人气商家的地区分布来看(表2),重庆主城区私人影院、KTV、酒吧等九种夜间娱乐人气商家一共有2040家,江北区数量最多达443家,渝北区紧随其后有398家;南岸区、渝中区、九龙坡、沙坪坝站在第二梯队,夜间娱乐项目数量在200家左右;大渡口区、北碚区、巴南区站在第三梯队,夜间娱乐项目在100家左右。

从美团具体的夜间消费场景来看,私人影院、酒吧、密室逃脱、DIY手工坊数量江北区最多;KTV、理疗养生数量最多的是渝北区;轰趴馆最多的是大渡口区,北碚区紧随其后。

此外,在未受疫情冲击影响的常态下,文艺演出行业在重庆也非常受欢迎,演唱会、话剧歌剧、戏曲艺术、音乐会、舞蹈杂技等文艺演出场次平均每月40场,主城区热门剧院也高达20家。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7.jpg

图7 娱乐休闲项目占比情况

注:数据来源公开信息资料,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整理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8.jpg

表2 重庆美团娱乐休闲人气商家分布(单位:家)

注:数据来源美团数据

80后、90后为夜间经济主体,90后成夜间消费主力

综合近年来百度搜索数据显示,重庆夜间经济的消费主体是本地居民,其次是外地游客。

从年龄分布看(图8),20-29岁、30-39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占搜索指数70%左右,仅90后就占搜索指数的一半左右。

从性别分布看(图9),男性占搜索量55%,女性占45%,另外TGI(Target Group Index目标群体指数)男性略高于女性。

80后、90后是夜间经济主体,90后成消费主力。夜间成了释放自我、休闲娱乐的好时间。从凌晨时段以电影院为起点的网约车用户占比看(图10),80后、90后占总数95%左右。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9.jpg

图8 百度指数“重庆夜景”搜索年龄分布

注: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10.jpg

图9 百度指数“重庆夜景”搜索性别分布

注: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11.jpg

图10 凌晨时段以电影院为起点的网约车用户年龄比例

注:数据来源滴滴平台

三、疫情下重庆夜间经济的新特征

夜间活动展现疫后生活新态度

疫情以来,网民情感倾向数据显示(图11),57.89%的网民持乐观态度。多数网民认为,从短期看,疫情导致一些夜间项目运营停滞、消费萎靡;但从长期看,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夜间经济活动的需求没有改变。数据表明,消费需求压抑越久,反弹越大,夜间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12.jpg

图11 疫情以后夜间经济舆论情况

注:数据来源公开信息资料,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整理

今年7月底,由市商务委、文化旅游委牵头,组织以“夜重庆 潮生活”为主题的2020不夜重庆生活节系列活动(图12),各区县将陆续开展150多场特色主题活动,吸引全市商圈、商业综合体、街区及“商旅文”领域商家积极参与进来,覆盖美食、养生、赏景、看演出、游玩、购物等多个领域,满足民众对夜间经济的需求,有效地激发了民众夜间出行和消费的热情。

微信图片_2020091513374813.jpg

图12 2020不夜重庆生活节

注:数据来源公开信息资料,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整理

数字手段激发夜间消费新活力

疫情以来,数字赋能夜市经济,经营码、数字消费券等多种新形式对于保市场主体、激发消费活力等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多种数字化手段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推动了全市夜间经济提档升级。重庆11处万达广场举办了“夜肆文化节”,线上抢券线下消费。数据显示,活动期间,11处万达广场总客流达254万人次,同比恢复95%;总销售额1.76亿元,同比恢复102%;南坪、永川、綦江、大渡口等4处万达广场创本年度销售新高。同时,南岸区借助阿里1688内贸平台强大的生态优势和数字化能力,为街区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赋能,提供金融、货源、培训等支持,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效率。

新零售成为夜间消费新增长极

复工复产后,新零售市场空间更加广阔,更加迎合人们的消费需求,深度体验高品质生活的疫后消费新特点越发明显。

美团相关负责人称,重庆夜间时段订单量增长态势,从今年3月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其中5月夜间订单比3月增长68%,增势强劲。美团外卖最新数据显示,重庆夜间经济时段的外卖订单量占到了全天总订单量的38%以上,居西南区域首位。其中,重庆夜间烧烤外卖占夜间外卖总订单的比例高居全国第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1月26日至4月10日,重庆200余家火锅企业通过开设火锅外卖获得总计13万份订单,销售额达1785万元,整体增长达150%以上,外卖合作头部商家增长500%以上。而在疫情爆发前,80%以上的火锅企业从未开展过外卖。

直播文化引领夜间消费新方式

在重庆,直播不仅催生了带货,还成为传递当地文化、吸引夜间消费、赋能夜间经济的一个新方式。

据多家媒体报道,壹华里夜景公园抖音播放量破亿,该景区在疫情之下直播越来越多,景区运营方也加大了手艺人推广,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在“重庆壹华里手艺制作”抖音号上推广景区火锅、肉串、胡豆等特色美食等。据景区负责人介绍,目前人流量基本恢复正常。另外,重庆院子将联合抖音,打造地标直播基地,吸引一些文化直播在此搭台直播和做直播知识培训。

多元化消费场景成为民众新期待

国外严峻的疫情发展形势与国内疫情“常态化”共存的防控措施影响着市民的夜间出行意愿,在外出消费上更加注重安全性的考虑,消费心理上对安全性、趣味性、体验性、性价比的要求远远高于疫情前的其他时期。一成不变、缺乏新意的夜间消费场景难以满足民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当前夜间经济产品餐饮服务、商圈购物、游船、灯光秀供给比例比较高,而文化表演、博物馆展览、深夜书店、体育竞技等的产品相对匮乏,业态单一,传统促销手段难以奏效,夜间经济需要再营销创新。当前消费者更注重场景化购物和体验式服务。随着AI技术的广泛运用,足不出户人们都可以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捷与服务。重庆夜间商圈更应该在场景化和体验感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如,注重商家的设计感,所销售产品的场景化。

四、推动重庆夜间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对策建议

纳入顶层规划,注重多方联动协作

一是纳入发展规划。数据显示,重庆城市消费60%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在城市消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夜间经济发展纳入重庆“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能有效提升夜间经济对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量效应”。

二是完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促进重庆夜间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相关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实施措施、专项规划,把持续推进夜间经济发展作为重庆发展经济和服务民生的重要任务,加快建立与夜间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借鉴夜间经济发达城市的夜间管理经验,进一步深化拓展“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手段。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方联动机制,畅通广大市民自觉融入夜间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渠道。

打造城市名片,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

一是集中打造重点区域。优化提升洪崖洞、朝天门、磁器口、南滨路等历史文化热门旅游景点的主题塑造、灯光设计、园林绿化、交通组织和业态组合。

二是转型升级传统街区。充分考虑居民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等夜生活需求,并从空间规模、业态特点、服务特色上予以明确,持续改造升级解放碑、观音桥、沙坪坝、南坪等传统商圈,加快产业集聚,形成品牌特色。

三是培育打造新型夜市。培育市级夜市、中华美食街、文创街等区域,积极探索试点示范区域在商家、消费者、居民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在招商引资、土地使用、税费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为全市夜间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塑造文化内核,融入多种特色元素

一是融入文化元素。围绕山城、江城、历史文化名城做足文章,把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等丰富厚重的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到景观设计、场景打造、业态创新、产品研发、服务管理等各方面,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

二是融入时尚元素。夜间经济的核心群体是年轻人和外地游客,要聚焦年轻群体个性化、多元化的游玩需求,以魅力时尚为突破口,建成“两江四岸”核心区精品灯光秀、无人机灯光秀,打造“立体山城”“光影江城”的重庆夜景名片。

三是融入科技元素。重庆正努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应将更多科技元素充分融入“夜间经济”业态。如VR瞰重庆、3D全息、主题街景、水幕电影等,创新更多互动式项目。

四是融入体验元素。积极打造多样化、主题性、特色类的夜间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引导博物馆、剧场、美术馆、展览馆、体育馆等场所增加全方位沉浸式文化体验消费项目,不断激发和满足消费者的夜间消费需求。

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夜间消费环境

一是提升夜间消费场所的辨识度。支持夜景亮化、美化工程,不断推进沿江沿河大型灯光秀景观工程、历史文化街区夜景灯光提升工程、内河水秀夜景灯光、公园及步道灯光造景等项目,鼓励支持建设商圈内各具特色的地标性景观照明设施。

二是提升夜间交通出行的便利度。增设重庆城市夜间公共交通,优化、延长营运时段,方便消费者夜间出行。同时规范鼓励私用交通如网约车、租车等多种服务响应夜间运营。

三是提升夜间智慧服务的普及度。提供演艺、文旅、体育、餐饮、商贸、休闲等领域智能化消费指南,提高重点商圈等公共场所免费WIFI、5G覆盖率,增加公共场所充电服务和休憩服务,加快公共区域夜间指引标识的多语种化、智慧化建设。

引导消费预期,推动消费持续回温

一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强化疫情后期个人防护知识普及,有效疏解市民夜间出行的消费顾虑。

二是遵循消费行为规律。尊重市民消费心理,掌握市民消费规律,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消费回稳政策。

三是强化疫情风险防控。严格标准、严加监管、严肃问责,全力消除夜间安全隐患,让市民安心、放心。

四是提振夜间消费信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深入群众、深入企业、深入市场,多渠道、多举措维护消费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关注夜间主体,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降低经营成本。对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夜间经济实体,政府可以通过适量减免税收、租金、物业管理费,以及政府补贴、政府扶持贷款等多种方式助其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强对夜间经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适度降低成本费率。

三是强化财政扶持。对提升本地夜间消费活力、升级夜间消费环境做出较大贡献的企业,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

四是强化奖励补贴。加快对达到夜间经济示范区认定标准的重点区域、传统街区、新型夜市等集聚区的政府奖励补贴。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