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宁波宁海县茶院乡杜岙村,位于高架桥下方的宽敞空间里,日前新落成的体育场地灯火通明——灯柱有序地矗立在场地上,路面平坦畅通,走进整洁舒适的“灯光球场”,不少村民在此挥洒汗水,此情此景与城市社区别无二致。
高架桥下的体育场地已完工并投用
杜岙村位于茶院乡西北约4公里处,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对帮扶的一个甬南乡村,下辖杜岙、杜岙坑、邵家3个自然村,全村共计541户,60岁以上的村民有352人。
“村内老年人和儿童较多,原先的乡村经济生活较为简单,但近年来,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健身意识也不断增强。为了改变村内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与群众期盼不匹配的情况,我们萌生了利用桥下空间,丰富村内体育设施的想法。”宁海县茶院乡杜岙村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工作人员在现场调试灯光
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选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反馈下,城管市政部门通过调研了解了详细情况,并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帮助建设体育场地灯光照明和辅助步行道设施,缩减建设资金,完善村内基础市政设施。
“球场灯光工程主要包括250w立杆投光灯柱12套,并设有配电箱及配套管线。另外,我们修建了117米辅助步行道连通各运动空间。”农村工作指导员周欢来说。
记者从市市政设施中心获悉,乡村照明有别于城区,应遵循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为此,针对村内体育场照明基础条件不足的情况,我们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功率和照度水平,以科学的布点设置、节能型的照明材料选用助推乡村照明向绿色发展。”市市政设施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架桥下的体育场地已完工并投用
建设前期,在对球场灯光的选择定位上,工作人员多次与当地村委进行沟通,结合施工地点实际情况,对灯杆做了适应性改造。为确保灯光效果达到室外球场灯光标准,工作人员在埋设管线之初,邀请具有专业照明设计经验的单位对夜间试灯情况现场查勘。
另一方面,为帮助完善茶园乡的运动场地基础设施,城管市政部门还在运动场地周边修建辅助步行道,让运动场地更加安全,让村民走的更加舒适。此次步行道建设主要采用芝麻灰花岗岩、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等材料,并铺设桃花红平石,保障步道平坦美观。
体育场地布设的立杆投光灯柱
这已是市市政设施中心第二次前往杜岙村为村民建设完善市政设施。
去年,中心就曾在村内组织开展亮化提升工程,为杜岙村送去 “光明”。
此次项目,市市政设施中心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业务知识融入结对帮扶工作,让高架桥下的新型“灯光球场”,点亮杜岙村民“健身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