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空间相匹配的设计能力
教学空间除了中小学标准化的空间外,会有更多非标型、功能型、艺术型的空间,主要会体现在幼儿园、高校、民校、职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这些地方的建筑形式是多样化的,可能还会融入到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前瞻化的需求中,因此对空间光的需求不可能是简单的几加几就能实现的,这就考验到灯光设计对建筑照明的标准理解,建筑的功能理解与艺术理解等,设计要求将对设计能力提出门槛。
二、与自然光融合的方案能力
其次,与之更需要的是对自然光的融合,人工光技术最先进,更多的引入自然光是建筑都是考虑的。但在我国很多的已建好的学校,受标准的滞后,地区光候的差异,学校位置的采光不同,教室利用分布的受限,自然光都显得格外珍贵。
采光好的太热,采光差的太暗,没有采光的太难。与自然光的融合方案将让教室照明更精细化,不再用标准化套用将会是一项新的技术能力。
三、与智能更兼容的落地能力
智能化随着智慧校园的发展,尤其是有条件的城市,智慧黑板、智慧投影仪、智慧教学、智慧灯光、智慧会议等都发展较快,与校园教学、节能、防近视、防疫、考试的智能化设备兼容,方案落地也不再只是一个电工能解决的。智能化工程师,对弱电、软件、硬件的设计、调试、安装、售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简单的现场考查,画个图纸,电工安装都已经问题层出不穷,外包是始终无法解决问题的…
未来,三项能力的缺失与否将会是考验一家教育照明企业综合竞争力、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