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两家照明相关企业被罚,原因→

2023/11/29 11:46:05 作者: 来源:
摘要:知名企业华域视觉因逃避监管排放污染物被罚在企业管理能力、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领域知名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个省市…

知名企业华域视觉因逃避监管

排放污染物被罚

在企业管理能力、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领域知名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个省市区、337个地级市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和污染源监管记录等权威数据来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环境信息数据,发布“A股绿色周报”,旨在借助环境数据库及专业析、传播能力,让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信息更加阳光透明。

640 (5).jpg

根据11月第四周收集到的数据,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等风险信息共关联到10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属于国资控制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收录的数据中,华域汽车全资持有的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因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被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罚款25万元。

文号为沪0114环罚﹝2023﹞62号的处罚书显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被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罚款25万元。

华域视觉专注研发汽车照明及汽车智能和视觉技术,拥有行业内首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在中国汽车灯具行业内连续20多年稳居销量第一,在上海、武汉等国内7个城市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并在美国特洛伊、德国狼堡、日本丰田、韩国首尔等地均有布局。据了解,华域视觉全栈式自主研发服务能力,可实现光形电子控制形变,可主动控制LED形成U形暗光区,随着技术迭代让头灯照明区域的控制愈发精细,成为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

640 (6).jpg

640 (7).jpg

(华域产品及应用实践 图源:华域视觉)

华域汽车相关人员表示,本次处罚也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同时也会督促当事公司积极整改。

近年来,随着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投资理念逐步升温,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环境责任也应受到重视,因此直接或间接参股企业环境数据被纳入A股绿色报告项目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信息数据的公开均有赖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专章确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

常熟莹亚照明因提供虚假材料

谋取中标被行政处罚

11月26日消息,中国政府采购网近日公布了《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常熟市莹亚照明电器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熟莹亚照明”)因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被处以行政处罚。

640 (5).png

(图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据显示,常熟莹亚照明实施了“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处以人民币1315.5元罚款,并被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执法单位是常熟市财政局。

常熟市莹亚照明电器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家以从事建筑安装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为318万元人民币,其经营范围包括亮化工程施工;路灯安装、水电安装;五金、电器、电线、灯具销售等。此外,天眼查还显示,常熟莹亚照明参与招投标项目6次。

查询发现,起因是常熟市财政局对其作出了处罚。据苏州市政府采购官网10月11日发布的《常熟市财政局行政处罚公告〔2023〕1号》显示,常熟市财政局是在对常熟市路灯养护所“2023年城区景观设施采购项目”(项目编号:SZJZ-Z2023G010)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当事人莹亚照明“提供虚假材料谋取成交”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认定该公司中标无效,并对该公司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640 (8).jpg

(图源:苏州市政府采购网)

据悉,今年6月,江苏省常熟市路灯养护所发布了《2023年城区景观设施采购项目招标公告》。该项目分为4个采购包:包一为投光灯,预算39.25万元;包二为数码管、洗墙灯等,预算14.18万元;包三为点光源、瓦椤灯等,预算18.25万元;包四为庭院灯、草坪灯、地埋灯,预算26.31万元。而莹亚照明曾为第四包的中标供应商。

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公布的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中,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是违法失信的“重灾区”,占比有时甚至超过一半。

政府采购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情形。为了规范政府采购活动秩序,保障公平竞争,《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述规定成为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监管中时常援引的法律条款,也有相当一部分供应商因为提供虚假材料而受到行政处罚,轻则罚款,重则丧失一定期限内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资格。

希望照明企业及供应商以上述事件为警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