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理想建筑工作室用干练的黑色外墙配合留白的室内打造米禾礼堂
与建筑外观的黑色干练形成反差,米禾礼堂内部空间整洁明亮,大量的留白方便了新人们和活动举办方根据各自喜好与需求进行私人场景定制。
米禾礼堂和Leban餐厅是米禾农场的启动建筑。坐落在热闹繁华的长安城,占地三百余亩的米禾农场以城市休闲和绿色农业为主题。
礼堂位于长安城,建筑原址为一个红砖厂房
礼堂部分的原址早先是一个近代红砖建造的临时轻加工厂房,改造仅对厂房西侧的外立面的局部保留,作为与场地记忆小小的呼应。礼堂南侧则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商业街区中的一座难以定义风格的独栋建筑,也就是改造后今天Leban餐厅部分。
外立面采用黑色碳化木
餐厅的厨房部分与礼堂相连,平日两者独立经营。但在建筑形式上采取了联通,所以礼堂没有了南侧立面,餐厅缺失了北侧。新建部分的礼堂在尺度和形式上都受到遗址保护区的约束,因此超级理想建筑工作室’镜像’了现有餐厅建筑的轮廓,带来一种’哥俩好’似的效果。
礼堂用于承办婚礼
礼堂四周黑色碳化木的使用奠定了外立面温和恬静的基调,搭配着简洁的双坡金属屋面,既满足经济改造的要求,又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礼堂建筑形态的完整。东侧临街面格栅的背后将空调设备和内廷遮掩其中;北侧则是由黑色钢制外廊指引出的主入口和礼堂部分的可开启门窗;西边改造后的红砖墙搭配着景观阶梯为人们提供最佳日落观赏区域。作为礼堂和宴会厅主背景,两条狭长的种植内庭被嵌入建筑主体,毛竹从硕大的暗灰色屋面伸出,增强了建筑与农场风格的律动。
阳光慢射到室内
在功能使用上,礼堂的第一重心是’小众’婚礼举办,其次是各类活动的承接。所以婚礼的流程的展开成为空间动线及布局的核心要素。接待亲朋,敬茶改口,婚礼仪式,宾客宴请大都在早午时间有序进行,各内部功能之间连同北侧草坪的空间互通也满足了不同规模的婚礼与活动的需求。
入口的穹顶将天光引入室内
礼堂建筑的大屋面下融入了多种形态的空间,入口处的穹顶将天光由圆中心带入,让人们从室外的喧闹中安静下来。礼堂的单坡顶与清晨穿过内庭毛竹的光线呼应,宴会厅主背景的光线则在正午时刻照亮全场的主角新人。
室内的留白与黑色外立面形成对比
“我们希望通过米禾礼堂营造出一个有光和人情温度的时刻,在这里阳光随着时间从屋面以不同姿态漫入到内部,调节着空间的节奏,从而催生出多样的氛围,以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超级理想建筑工作室说。
摄影: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