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奇:控制溢散光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025/4/29 9:45:55 作者:袁奇 来源:
摘要:照明行业的低碳转型需以溢散光控制为突破口,重构”精准投光”的技术标准和价值体系。通过打破”唯光效论”的传统认知,建立场景化能效评估模型,推动行业从粗放式节能向精细化光效管理升级。最终目标在于实现”零浪费照明”,使节能目标、功能需求与生态保护形成闭环,为…

  1

  溢散光控制与低碳照明的协同策略

  (1)低碳照明的底层逻辑:

  溢散光控制是低碳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多溢散光不仅浪费能源还会导致光污染,损害夜间生态、降低视觉舒适度并干扰生物节律。精准控光需以“因需配光、光尽其用”为原则,杜绝非必要照明。

  (2)技术突破方向:

  通过导光模块优化光路组织,在灯具内部完成“效与能”转换。尽管可能牺牲部分整灯光效,但能显著提升目标界面照度并抑制溢散光。目前该方案已通过实践验证,成为控制溢散光的有效手段。

图片

图片

  2

  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的关键挑战

  (1)有效照明与无效照明的界定:

  功能照明应以“场景需求”为边界,功能区外照明均属无效。需通过技术规范明确临界点,例如道路照明中横向出光角的精细化管控(如与铅垂线成30度角的限定值)。

  (2)标准完善建议:

  现行标准缺少对道路横向光投射角的限制,建议结合道路宽度、布灯参数等建立动态数据模型,推动“适配光效”灯具的标准化设计。

  3

  LED节能瓶颈与溢散光管控的深层关联

  (1)光效提升≠节能跃升:

  LED虽光效远超传统光源,但道路照明节能率却始终徘徊在30%~40%。症结在于无效溢散光对光源光效的抵消效应。控光能力直接决定节能潜力。

  (2)场景化能效思维:

  在开放空间(如道路),需以“有效界面照度及功率密度”替代“整灯光效”,并将其作为灯具遴选及评价的核心判定指标。通过抑制溢散光,降低功率需求,实现节能与环保双赢。

  4

  行业启示:从能效竞赛到光效精算

  (1)设计理念革新:

  功能性照明的本质是“精准投光”,需摒弃“唯光效论”,转向以空间光分布效率为核心的系统能效思维。

  (2)市场认知升级:

  公众需接受“灯头亮度≠照明效果”的转变,功能性照明应追求“用最少光能精准覆盖需求界面”,而非盲目追求环境亮度。

  (3)未来趋势:

  “光随需动”理念将推动行业迈向“零浪费照明”,通过光效精算实现每一流明的价值最大化。

  结语

  照明行业的未来属于能平衡节能、健康与功能需求的技术方案。溢散光控制不仅是技术课题,更是理念革新的起点——唯有打破传统认知,以科学控光赋能精准照明,才能实现绿色低碳与人类福祉的双重目标。

  照明行业的低碳转型需以溢散光控制为突破口,重构”精准投光”的技术标准和价值体系。通过打破”唯光效论”的传统认知,建立场景化能效评估模型,推动行业从粗放式节能向精细化光效管理升级。最终目标在于实现”零浪费照明”,使节能目标、功能需求与生态保护形成闭环,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作者:上海易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奇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