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国照明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的2024年年报业绩相继出炉。本文共整理了103家A股上市公司,7家H股上市公司和75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等合计185家照明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笔者尽量精准地提炼出其照明产业链相关的业务情况并做了相关业绩排名,以供参考。在企业数量浩如烟海的照明行业中虽为管中窥豹,亦可一叶知秋。
注:标H为港股,标B为北交所,标C为新三板创新层。
照明成品板块
照明成品业务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照明业务总排名(前40)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照明成品营收排名前40名企业如上所示,其2024年照明相关业务营收合计约568亿元,占整个照明行业产业规模的9.6%,虽比去年同期前40名照明相关业务总营收的585亿元减少了17亿元,但产业规模集中度却提升了0.2个百分点。
少数录得增长的企业中,一部分是在深耕细分市场上有所建树的企业,如海洋王、华荣、东昂等;另一部分则是海外产能布局较早以及交付较顺的企业,如立达信、联域、恒太等,并可以预见未来美线订单将进一步向具备稳定有效海外交货能力的头部企业上去集中。
车灯业务排名

(点击查看大图)

LED封装板块
封装业务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封装业务总排名(前20)

(点击查看大图)
LED外延芯片板块
外延芯片业务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外延芯片板块“六天王”格局继续稳定,2024年全线飘红。9家上市公司的外延芯片业务总营收为164亿元,比2023年同期整整增加了20亿元,同比高增13.4%,比上半年营收增速明显放缓,继续占据整个中国LED外延芯片产业规模的逾九成,体现了LED上游产能和资本的高度集约。除营收外,毛利,净利也普涨,遗憾的是,本轮上游周期性营收及利润普涨和照明应用端关系并不大。
外延芯片业务排名

(点击查看大图)
照明工程板块
照明工程业务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2024年,照明工程板块营收方面略有回暖,但整体仍处于低位挣扎。大型亮化项目依旧难觅其踪,而城市更新、文旅夜游、商业地产、智慧城市等项目取而代之成为主流,但项目碎片化定制化趋势更为显著,不仅对相关厂商的设计、执行、服务、供应链整合等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业务也趋于分散。19家照明工程板块上市公司中,2024年照明工程相关营收为38亿元,同比增长16%,其他数字却尽显低迷,首先平均毛利率下滑至20.06%,63%的企业相关营收下滑,84%的企业利润下滑,仍有近八成的企业亏损,亏损总额近25亿元。
人效方面,2024年照明工程板块企业总人数为2.79万人,同比下滑2.6%,平均人效比为119万元/人,比之2023年的131万元/人下降9.2%。
照明工程业务排名

(点击查看大图)
各项配套板块
各项配套业务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各项配套板块中,电源/控制,原材料,元器件,配件,设备等各大板块均比之2023年同期略有回暖,这也说明全行业处于存量竞争和零和博弈阶段,供应链比应用终端的产业集中化程度更高,但盈利空间也面临巨大挑战。而元器件中的IC驱动芯片板块,各企业在营收方面有所改善,但盈利方面还处于周期性低潮期。
电源业务排名

(点击查看大图)
驱动IC业务排名

(点击查看大图)
2024年照明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综合如下(部分企业涉及多项业务):
85家涉及照明成品业务的上市公司中,54%的企业总营收下滑,66%的企业净利润下滑,40%的企业亏损,亏损总额达58亿元之巨;
26家涉及LED封装业务的上市公司中,46%的企业总营收下降,50%的企业净利润下滑,仍有42%的企业亏损,亏损总额近24亿元;
9家涉及LED外延芯片业务的上市公司中,89%的企业总营收增长,78%的企业净利润增长,22%的企业亏损,亏损总额近13亿元;
19家涉及照明工程业务的上市公司中,53%的企业总营收下滑,84%的企业净利润下滑,高达79%的企业亏损,亏损总额近25亿元;
66家涉及照明产业链配套业务的上市公司中,64%的企业总营收增长,但是仅47%的企业净利润增长,仍有36%的企业亏损,其中多为元器件厂商,亏损总额逾30亿元;
总体而言,照明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营收情况比低谷时期的2022年以及2023年要有所改善,但利润表现则远不及预期,也意味着照明行业赚钱更难了,从“赚辛苦钱”逐步滑向“辛苦不赚钱”深渊。作为行业最优质产能的代表,众多上市公司特别是主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尚且如此,广大中小微照明企业的境遇更可想而知。
2025年,在照明行业技术性增量和市场性增量都持续面临瓶颈的存量竞争及零和博弈阶段,内外销各种阻隔未得到相应改善的情况下,内卷外压的照明行业仍将直面诸多困难,而不同企业在不同市场区域、不同所在地域、不同产品领域的恢复节奏和力度都不尽相同,导致千企千面,预期差异大,各自感受判若云泥,当然以感受偏弱为主,这种局面也将在未来长期存在。并且在弱周期背景下照明行业全面承压前行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性改善,即使是头部企业,全年业绩增速不理想也当在意料之中。
而接下来又如何应对?
“人类的一切智慧,都蕴藏在等待和希望之中。”--《基督山伯爵》
本文作者
光亚照明研究院GALR常务副院长兼首席研究员
国际照明商会CILCA执行会长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低碳照明研究中心副主任
光亚照明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从事照明行业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照明行业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研究院正在成为照明产业研究和行业服务的权威综合性平台,将为整个照明行业价值链各方提供其需求的全方位以及定制化服务。目前研究院正致力于助力中国照明企业实践“走出去”战略。
研究院主要工作包括:
产业研究:定期发布产业调研、数据分析、行业动态、市场预测、技术趋势、资本运作等相关研究报告,并可根据需求提供定制化报告和数据;
行业咨询:承接政府、企业、机构提出的相关课题并提供定制化服务,包括政府的产业规划,企业的发展战略,机构的产业咨询等;
活动组织:也将提供会议沙龙、人才交流、教育培训、标准认证、市场考察、资本运作、海外投资、企业法律事务、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建设等行业相关的服务。
研究院院长为光亚集团董事长潘文波博士,温其东任常务副院长兼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