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下午,羊城热浪翻涌,广交会展馆A区8.1馆论坛区内,文旅行业的目光正聚焦于一场决定未来的思想碰撞——“2025文旅景区新场景创新峰会”在此盛大举办。本次峰会由广东省旅游协会指导,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主办,广东文旅投融会客厅联合主办,广州阿拉丁物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旅柚信息咨询(广州)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了广东夜太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松下影像显示(深圳)有限公司、安恒集团、深圳市康硕展电子有限公司(雷曼光电控股子公司)、广东华影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思奥特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成都燧石行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翼维舞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恒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峰会现场
峰会汇聚文旅行业领军者、景区运营专家、数字内容策划先锋及灯光设计工作者等业界翘楚齐聚一堂,共同解构新场景驱动的文旅变革路径。
新场景时代的战略启航
陈玉钊:阿拉丁活动中心总经理
阿拉丁活动中心总经理陈玉钊在开场致辞中表示,阿拉丁致力于为文旅行业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今天的峰会主题聚焦文旅新场景、夜游经济、数字光影等前沿领域,愿各位在文旅创新实践中的真知灼见,能在本次峰会中充分碰撞、深度研讨,让每一个关于场景革新的构想,都能从思想火花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实干路径,共同勾勒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主题演讲:创新力量集聚绽放
演讲主题:《沉浸式演艺新空间的产业生态圈构建研究:流量裂变、业态耦合与可持续盈利模式》
演讲者:李军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后、华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旅游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
李军教授在演讲中通过分享大量的案例给在场嘉宾阐述了沉浸式演艺背后的经济价值。与传统演艺不同的是,沉浸式演艺依托特定场地,突破空间边界,着重打造的是全域场景,利用五感(视、听、触、嗅、味)让观众深度参与,且与观众是双向互动,观众从“景中人”变为“剧中人”。他认为,沉浸式演艺价值有以下三个:经济价值,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扩大产业链消费;社会价值,比如宋城千古情在提升城市形象的时候,还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文化价值,比如李子柒通过视频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沉浸式演艺也可将盛唐、宋代等文化展示给世界。
他持续分享了典型案例:上海《不眠之夜》通过五感体验设计,让观众自由改变剧情线索;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依托山水实景;《又见平遥》则是陕西通过文旅演艺提升城市形象。杨丽萍在云南大理的孔雀舞,则依托了民俗风情。杭州、丽江、三亚的宋城演艺是典型沉浸式演艺场所。并且通过对比了国内外案例指出:《宋城千古情》规模大,270度呈现。西安大唐不夜城创造夜间经济奇迹。美国的《Meow Wolf》项目线索不断迭代,“内容深度决定复购率”。国内存在大部分同质化严重,如大唐夜宴流行后各地跟风;商业化过度,影响观演体验等。
在演讲的最后,李军教授提出了盈利模式的几大解决方案::一是技术赋能;二是内容要迭代升级,不能千篇一律;三是要创新共生、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演讲主题:《松下光影创绘文旅新未来》
演讲者:文伟 松下影像显示(深圳)有限公司行业经理
松下影像显示(深圳)有限公司行业经理文伟则从投影品牌企业视角展示了松下影像显示在沉浸式文旅场景中的突破性应用成果。作为一家底蕴深厚的百年企业,松下影像显示的主要产品为投影机和显示器,主要运用在大型活动、主题公园、博物馆、体育演出、户外亮化等领域,除了高亮度工程投影机外,还有五千流明以下商用投影机服务教育和企业。松下影像显示有着位于深圳的研发中心和位于东莞的自有工厂,可以研发和制造更贴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在大型活动领域,松下影像显示经验丰富,曾为内蒙古和新疆等省运动会提供投影设备支持。舞台演艺也是重点行业之一,松下投影机已经连续7年登上春晚舞台;福建《印象妈祖》演出采用五万流明和三万流明松下投影机呈现平行幻境舞台叙事效果;同样在福建的《最忆船政》剧场是中国首个折叠渐进式剧场,借助三万流明和两万流明松下投影机配合拐弯镜头打造全沉浸式空间;而遵义《伟大转折》项目的设备安装则精确到厘米级呈现精细舞台场景;西安《纠纠大秦》使用四台五万流明投影机进行超大画面融合,打满44米宽的九道纱幕,松下投影机的镜头记忆功能大幅降低了项目成本。
文伟先生认为,在如今这个文旅时代,打造文旅项目平台离不开沉浸式,沉浸式的场景里离不开投影技术的渗入。此外,IP引流也很重要。松下投影机在解决方案领域深耕超20年,提供了近二十年一体化服务体验,目标是让设计落地、让运营放心、让投资者盈利。
演讲主题:《县域乡村振兴发展新商机》
演讲者:朱冰尧 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旅游协会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委员、GVL怡境国际集团执行总裁
朱冰尧基于广东“百千万工程”的背景,提出文旅企业要抓住县域发展的窗口期,即如何让灯光、演艺及夜经济在县域发展中挖掘新机遇。他表示,县域乡村为灯光行业带来新机遇体现在四个维度:窗口期、新场景、新技术、新价值。
他认为未来灯光项目的商业路径主要有两条:1、灯光作为引流钩子,比如韶关的三江六岸打造的水岸街、清远的“一江两岸”等,整合江上、岸边、街道灯光,形成文化展场、时光秀场和烟火聚场。2、打造文旅爆品,灯光项目可直接变现,吸引游客买单。如敦煌演艺项目,在县域,可将灯光与在地文化结合,创造消费场景。利用声光电科技与民俗文化,打造可售卖的场景产品。而文旅灯光企业想要进入县域项目有三条路径:1、大项目二级基础工程;2、有回报的积极性投资项目;3、通过“F+EPC+O”的商业运作模式。在演讲的最后朱冰尧表示,怡境愿意与各科技企业一同探索“县域产业文商旅”新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演讲主题:《创意LED显示屏和大型LED球幕在文旅行业的应用及案例分享》
演讲者:王军 深圳市康硕展电子有限公司(雷曼光电控股子公司)技术总工
峰会上,深圳市康硕展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王军展示了LED技术在文旅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作为雷曼光电控股子公司,康硕展凭借自主研发的“均匀抽点像素技术”,打造了全球首个户外LED球幕系统,其直径达100米的网架结构已成功落地,可抵御12级强风,为大型文旅项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王军重点介绍了泸州老窖文化展厅的创新设计以及武夷山飞行影院的成功案例。“技术不应只追求炫酷效果,更要解决实际商业痛点。”王军强调,康硕展正通过技术革新与商业创新双轮驱动,推动LED显示从单纯的展示工具向综合体验平台转型。目前,公司已形成从3米到100米的全系列球幕解决方案,可满足不同规模文旅项目的需求。
演讲主题:《文旅产业投资逻辑和新场景创新机遇》
演讲者:曾琼斌 深蓝创投董事总经理
曾琼斌先生结合丰富的投资案例,深入剖析了文商旅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实践路径与未来趋势。演讲伊始,曾琼斌透露,深蓝创投起源于深蓝实验室,目前已成功投资200余家新业态企业,并助力多家企业实现上市梦想。2022年,深蓝创投在广州发起设立了规模达10亿元的深蓝海事文商旅产业基金,将目光聚焦于文商旅这一热门赛道,致力于挖掘该领域的优质投资机会。
他指出,文商旅产业在疫情后迅速崛起,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赛道。对于文商旅企业而言,上市与资本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他认为有六大好处:一是募资效应,二是财富放大,三是品牌宣传,四是扩张工具,五是人才留存,六是监管规范。曾琼斌还详细阐述了深蓝创投提炼出“天使+VC+PE+IPO”的成熟融资策略,并强调在投资过程中关注优秀团队、赛道选择、技术创新以及资本助力等关键要素。
互动研讨:思想碰撞 把脉行业趋势
在“文旅新场景运营如何突破传统景区思维”的圆桌讨论环节,几位嘉宾就景区转型升级中的核心难题展开深度对话。
圆桌主持人
曲伟天:文旅部中传会高级文旅演艺导演、中国照明学会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光匙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圆桌嘉宾
李 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后、华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旅游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
肖卫东:广东新空间旅游规划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
高 枫:北京科可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羽萱:佛山市南风古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军:去年寒假我带女儿去香港迪士尼,一天就玩完了,可女儿却闹着要回广州。我就纳闷,现在的小孩怎么对迪士尼不感兴趣了?我问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他们表面说感兴趣,实际去的人却很少,更愿意去长沙、西安等地。我想,是因为迪士尼的演艺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就像现在年轻人追求濒死体验这类刺激项目,过山车已不够新奇。所以,做沉浸式演艺和主题乐园,必须紧跟当下新需求,不能再用传统打法,景区一定要明确目标客群,是银发族、情侣、家庭还是小孩,这至关重要。
肖卫东:当大家都穿一样衣服时,这还算不算新场景呢?换装旅拍其实是深度体验的表现。现在人们旅游时,普通衣服已无法满足情绪价值,换装、化妆、拍照才能让旅游消费更完整。而且,换装旅拍能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拉长产业链。在新场景下,打造换装旅拍项目要把握三个原则:参与感、传播力和盈利能力。景区不能只靠老天爷、老祖宗留下的资源,得会挣钱。只要挖掘好文化,旅拍项目肯定有价值和生命力。
高枫:夜游项目分大型重投资和小型轻投资两种。对于不太知名的景区或偏远地区,建议选择轻投资,不超过两千万。选择项目时,景区本身要有一定知名度,交通要便利,旅游业态要齐全,有住宿、餐饮等,停车也要方便。文化方面很重要,比如新疆人喜欢音乐,景区做轻夜游可融入相关业态。而且,新疆天黑得晚,要同时做好白天旅游。今年我在察布查尔县承包了1080亩地种水稻,打造稻田化农业文旅项目,从早上十点到夜晚两点都有活动,融入不同节气元素,让景区更有活力。总之,景区做夜游要投资小,考虑交通、业态和文化等因素。
李羽萱:南风古灶有五百多年窑火不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还在使用的柴烧龙窑,烧制技艺是省级非遗。我们围绕非遗活化做了很多努力,一是做好活态传承,搭建艺术家平台,确保龙窑烧制技艺创新活跃,做好生产性保护。二是开发文旅项目,每月举行开窑仪式、陶艺市集,让游客感受非遗魅力。今年年初推出“添柴加薪”项目,游客可在窑头添柴,寓意添财、升职加薪,深受欢迎,很多明星都体验过。三是打造重点非遗新场景,用年轻化语言打造旗舰店,融合多种岭南非遗元素,打造文化长廊,用数字化技术讲述故事。四是开发年轻化IP产品,围绕龙窑、火神形象开发产品,让景区更受年轻人喜爱。同时,开发非遗研学体验项目,实现文化可感可知。非遗与文旅融合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要让游客沉浸其中、与文化共情共生,才能实现从活到火、从网红到长红。
曲伟天:所以景区转型得做长时间调研,结合人群消费特征和景区运营状况。要是客群不匹配,体验感肯定不好。比如旅拍除了拍摄成片,还可以通过大V号定向传播,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总的来说,不同地域的景区,风格也要有差异,像东北景区就不适合穿唐装,得穿花棉袄等符合当地文化的服饰。感谢各位老师的答疑解惑。
研讨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