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升级与新兴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上市公司跨界布局已成为新常态。近期,崧盛股份、华民股份及星宇股份参股公司欧冶半导体等企业密集发布公告,集体将目光投向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新兴赛道,掀起新一轮产业投资热潮。
欧冶半导体再获亿元融资,舜宇产投战略入股
6月18日,欧冶半导体宣布完成数亿元B3轮融资,由舜宇光学科技产业基金领投,合肥高投及部分原股东跟投。这是继今年初B2轮融资后,该公司年内完成的第二轮大额融资。
欧冶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智能汽车第三代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的SoC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智能后视镜、区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单元等关键部件,并提供集成算法与软件的一体化交付方案,以提升整车系统集成效率。
此次舜宇光学的战略入股,将推动双方在车载AI计算与光学感知领域的进一步协同。欧冶半导体具备较强的芯片设计与平台开发能力,而舜宇光学则在车载光学系统及感知模组方面拥有技术,双方合作有望加快面向智能汽车的核心系统开发与规模化落地。
在产品层面,欧冶半导体与舜宇光学已展开合作。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双方联合推出AI CMS(摄像头管理系统)芯片解决方案,结合欧冶自研芯片平台与舜宇定制化光学组件,产品不仅支持盲区预警、AI去雨去雾去光晕、脏污检测等功能,还能在各种复杂天气和光照条件下提供清晰图像。
根据公开信息,欧冶半导体已获得多轮融资,股东包括上汽集团、星宇股份、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等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其中,星宇股份专注于乘用车照明系统,产品覆盖前后车灯及内外饰灯具,在智能灯光领域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崧盛股份跨界机器人赛道,瞄准高价值核心部件
6月23日晚间,崧盛股份连发两则公告,宣布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以及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从拟设的控股子公司以及技术开发方向可见,崧盛股份拟借机切入机器人赛道,把握当下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布局。
公告显示,崧盛股份拟与重庆精刚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精刚传动”)共同出资 1,000万元设立深圳市崧盛机器人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最终名称以工商登记为准),其中崧盛股份以货币资金出资人民币 550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 55%;重庆精刚传动以货币资金出资人民币 450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 45%。
崧盛股份表示,公司专注从事 LED 照明驱动电源十余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具备规模化制造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及全球供应能力的领先 LED 照明驱动电源生产商,为响应“中国制造 2025”政策导向,抓住机器人、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行业高速发展窗口期,公司拟投资布局高性能机电产品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传动与驱动组件等,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自动化、机器人等先进制造领域,具备较好市场开发前景。
重庆精刚传动为一家从事谐波减速器等传动与驱动组件研发设计的技术型公司,在行业内具备一定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公司与其共同出资设立深圳市崧盛机器人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将有助于双方整合各自资源,共同研发高性能传动与驱动组件优势产品,开拓高性能机电产品市场,提升公司技术实力水平,布局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
华民股份拟投资不超1亿元,持股天太机器人8%
6月12日晚间,湖南华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民股份”)公告称,华民股份与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天太公司”)签署《投资意向协议》,将按照估值不超过11亿元,通过认缴新增注册资本额或受让老股的方式,以现金投资不超过1亿元,交易完成后预计持股比例为8%左右。自2022年从耐磨材料行业跨界进入光伏3年后,华民股份又一次选择跨界,进军机器人赛道。
资料显示,天太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和运动技术方案的专精特新企业,其掌握了从机器人零部件、模组到整机的全链条研发制造能力,核心技术包括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无框力矩伺服电机等,主要产品有智能叉车的动力基站、AGV搬运车的系列模组和中空关节等。
虽然天太公司目前尚未盈利,但华民股份表示,这次交易是基于华民股份锚定硬科技领域推进外延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股权投资进一步深化与天太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专业人才等优势,推动华民股份在立足现有新能源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科技平台化布局。
目前,华民股份已经形成以光伏新能源为主,以传统耐磨新材料、PIP为辅的发展格局。尤其是战略性布局高效N型单晶硅片、HJT电池专用硅片项目,并先后在云南大理和安徽宣城投资建设“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和“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崧盛股份、华民股份、欧冶半导体等企业在新风口的布局与行动,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无论是智能汽车芯片领域的持续深耕,还是跨界机器人赛道的大胆探索,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这些企业的新动作,能否在新领域掀起波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