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新所位于长宁区东部,毗邻新华路、愚园路、衡复三大历史文化风貌区,共分为两期,一期主要为保留历史建筑,二期则是在一期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设计。项目融合历史建筑、工业遗存与现代设计,打造集办公、商业、文化与休闲于一体的多元空间。照明设计巧妙平衡“场所吸引力”与“人居友好性”,以低色温暖光为基调,突出历史韵味,精细分层布光平衡氛围与功能,让百年文脉在现代场景中焕发新生。
二期由五栋多层建筑组成,在延续历史风貌神韵的同时,融入了自然生态,打造出松弛有度的有机商业社区。建筑群通过错落有致的连廊系统相互串联,形成移步换景的空间韵律。


首层的照明设计在主要景观动线上摒弃了传统高杆灯具,转而依托建筑景观结构进行光影创作——建筑围合布置的特色壁灯,主要通道入口的华夫格灯具,连廊底部的基础照明系统,及景观植被及地面小品照明共同构筑起"建筑-连廊-绿植"的多重光影剧场。在满足基础照明的同时打造温暖活力的特色园区。
上层办公区域的灯光则内敛克制,以艺术化的手法精准刻画建筑转折与棱角,在光影的明暗对比中,既强化了建筑体量感,又赋予其灵动的视觉趣味。连廊则延续底层灯光形式,以柔和光线串联空间,使办公区域的照明氛围摆脱传统商务的冷峻感,转而融入温暖的设计语言。光线在廊道间轻盈流动,营造出兼具秩序感与人文温度的办公环境。

二层连廊吊顶通过多专业协同设计,将可调轨道射灯精妙地隐置于吊顶板块缝隙之中。这一设计既保持了吊顶界面的纯粹性与完整性,又实现了基础照明与专业展陈的灵活切换,完美诠释了当代建筑照明设计中技术精度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

园区的主要通道照明设计以人流动线为核心导向。采用统一的华夫格灯具造型,通过控制灯具的尺度分布,以光为引导自然的塑造夜间人流走向。既确保了动线的清晰辨识度,又通过灯具的韵律排布创造出富有节奏感的光环境体验。

园区的景观小径上,连廊处的灯光从灌木丛中透出,与枝叶相映成趣,灯光与绿植巧妙融合,营造出城市森林的层次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会呼吸的光之森林,在都市中寻得一方诗意栖居。

在建筑围合间之间还有一处蕨类花园,绑树灯具花茎灯具与雾森共舞,在地面上墙面上投下斑驳光影,既照亮了前路,又保留了夜的静谧,呈现幽静雅致的画面,人群行经此处,步履不自觉地放轻,仿佛闯入一场静谧的梦。

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独属的魅力,在园区内绽放着光彩,灯光的多元融的设计满足的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或是静谧的或是文艺的或是热烈的,交织在一起一幅立体的光影画卷,当暮色降临,这座焕然一新的文化地标,正用最动人的光语言讲述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新故事。
302 Fifth Avenue, 12th Floor, New York, 10001, U.S.A
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东路99号,恒积大厦14K室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西区15号楼1708室
成都市武侯区领事馆路9号保利中心西区3栋3单元705室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08号中国凤凰大厦2座12D室
杭州市上城区飞云江路9号赞成中心东楼401室